浙江传媒学院2011级新生心理委员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分别于12月3日(桐乡校区)、4日(下沙校区)顺利开展。本次培训由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汪丽华、张方圆老师以及刘宣文教授共同承担,为11级新生心理委员开启了心灵课堂。
本次培训由《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疾病》、《班级心理危机的预防、发现与处理》和《大学生人际沟通技巧实务》构成,旨在提升心理委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工作技能,夯实“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心理安全网络基础。



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优美歌声中,汪丽华、张方圆两位老师以娴熟的手语带领全体心理委员进入了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的互动环节,使整个心理委员培训的过程显得更加意义非凡。随后,张方圆向心理委员们讲述了“助人自助”理念下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机制,以及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借以提升心理委员在班级作为一名“特殊”班委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汪丽华则以生动的案例和实操演练让各位心理委员体验了“如何预防班级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委员的工作技能。最后,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会秘书长刘宣文教授,以其生动幽默的授课,阐述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及心理委员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技能”,为心理委员培训作了精彩的结尾。

班级心理委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第一信息捕捉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次心理委员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增长了心理委员的有关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调动了心理委员进行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发挥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和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与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培训结束后,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将从理论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对心理委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心理委员专业上岗聘书。(学工部、人武部、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