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还是考研,这是一个问题。大学四年,你已经规划好自己以后要走的路了吗?”
也许很多人问过你这个问题,也许这也是你一直徘徊烦恼的问题。为了给新闻学院的同学们未来的道路规划提供帮助,12月1日,由学院就业实践部承办的考研座谈会在第二教学楼403室举行。学院副院长李灵革教授、曾经留学英国现于我校工作的刘珊珊老师和经历过考研的孙瞾同学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就考研问题和大家做了深入的交流。
会上,李灵革教授首先就近三年来我校的考研情况向大家进行了分析。从2007年到2011年我校考取研究生人数为49人,其中专业以文艺报考沈阳师范大学,会计报考浙江财经学院,艺术报考杭州师范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哲学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宗教学研究报考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编辑出版报考武汉大学,广播电视学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企业管理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学校为主要院校。期间,李灵革教授一再强调: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需要自己独立、理智的思考,他提醒同学们:“学历一直是中国用人单位衡量用人方向的标杆,所以学历也成为中国学生寻求就业的敲门砖。考研和出国成为近来的热点。但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就业,同学们都应该自己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人生是漫长而又短暂的,3年的考研时间,虽然不长,但也不短,是否参加考研是一个人生的转折,你们应该针对自身情况做决定。”
对于考研中,同学们易于感到困惑的问题,孙瞾学姐跟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考名校的压力大,考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考研分为自主招生和全国统招,自主招生一般要先于全国统招,如果自主招生落榜,依然可以参加全国统招。关于志愿的调剂,建议不服从。这样能防止考生进入差的学校或者不喜欢的学校。关于考研培训班的报与否,最好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是否适合考研班课程的教授方法,和课程的进程设置而定,建议自己自备考研的材料学习。
英国留学归来的刘珊珊老师,针对很多同学蜂拥报考类似清华、北大的名校的情况,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事业单位尤爱211留学生,211名校是考研首选,但是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择校。不是每所名校专业排名都靠前,也不是普通高等院校就没有优等专业。所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择校学习,才能获得更有意义的知识。虽然现在留学也是热门的学习渠道,有留学背景的学生更受外企的青睐,但是无论留学还是考研,动手实践能力在工作中更为重要,并且更能得到所在工作部门的肯定。”
在最后答疑过程中,对于跨专业考研和人生方面的问题,李灵革教授说:“需要有良好的学业基础,不要盲目的参加跨专业考试,我校广电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高百分点。在就业以后,需要保持自己不堕落,拒绝钱和权的恶俗,依然看书学习。只有非功利的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获得乐趣”。(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