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浙江传媒学院2012级新生报到

发布时间:2012-09-10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先锋通讯社杭州9月9日电(记者:陈青青 李晶 魏佳君  摄影:黄冠 高冰 张俊新)“我一定要考到浙江传媒学院录音专业!”这是来自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12级新生小王在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

多年寒窗终圆传媒梦

  小王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高考了,她告诉记者,去年高考因为差几分没能进入她心仪的录音专业,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复读一年,立志今年一定要考进浙江传媒学院。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小王终于如愿以偿。今天,当她跨进了这所心仪许久的大学,她心里百感交集:“我学了6年的声乐,觉得录音就是我喜欢的专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进入这个专业,现在终于进来了,我以后会更加努力朝着梦想前进!”
  跟小王一样怀揣梦想信心十足的进入浙传的学子有很多,他们今天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齐聚浙传这个大家庭,来自播音主持学院的小粟同学也是其中的一员。
  站在播音主持学院的许愿板前,小粟同学觉得无比自豪,微笑挂在她的脸上此时显得格外的动人。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在“新生许愿墙”前写下心中的理想,小粟也按耐不住了,她拿着笔在纸上写下:做好自己,活出本色,努力播音。
  对于每一个大学新生来说,开学是最具纪念性的时刻。不仅是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的“新生许愿墙”,影视艺术学院摄影系发起的“新生全家福”活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生笑脸采集”等活动,都记录下了新生入学时的心情与状况。播音学院的老师说:“我们要将许愿墙在办公室里放一年,要让这个一直激励着他们。”
  今年的迎新有一句标语:少年,做一个“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姑娘,做一个“白富美”:白于品性,富在内涵,美在心灵。少年,你准备好了吗?你要在浙传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这是一个圆梦的时刻,也是崭新的开始。

学校迎新360度贴心服务

  新闻学院编辑出版二班的小谢同学来自广东。第一次出远门的她在父母和奶奶的陪同下提着个大箱子来报到。“带了很多冬天穿的衣服,这边冬天要比广东冷很多吧。”奶奶絮叨着。“她从小到大也没有出过远门,却偏偏说要来杭州,真怕她会不适应呢!”妈妈笑着说。
  不过,家长们大可放心。学校各个部门各个学院都做足了功夫,为新生提供各种便利和帮助。校园内,床上用品购买点、空调租赁点、电话卡办理点等早已部署到位;学长们骑着三轮车穿梭着,为新生运送着行李;学姐们微笑耐心地向新生及其家长指引着、介绍着。新闻学院学生会在S楼楼下设有“贴”新板,学校重要部门的电话号码、附近的书店、美食、医院、火车票订购点的地址等信息都被写在便利贴上并被贴在墙上。新生们如果需要,轻松一撕即可。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绿色通道”一方面让他们能最直接、最有效的完成报到,另一方面让各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能最直接详尽掌握困难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好日后的困难生免收相关费用和认定补助工作,扫除上学道路上的经济障碍。同时,还能领取一份价值150元左右的“爱心大礼包”,牙刷、牙膏、毛巾、洗发水、沐浴露等生活用品一一俱全。“我估计都不需上超市了。”来自山西的刚办理完“绿色通道”手续的贺同学兴奋地和朋友谈论着。“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吧,学校给了我们减轻了负担,我们也要更加努力吧。”其实,“绿色通道”这项措施早在07年就开始实施了,帮助过许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能领到“爱心大礼包”,还设立爱心电话,提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长住宿等,对于部分极困难的学生还获得学校赠送的价值620元的床上用品一套。

今年共招新3660人,人数为近年之最

  据悉,今年我校共招收新生3660人,人数为近年之最。其中,下沙校7个学院共2214人,桐乡校区5个学院共1446人,两个校区同时迎新。从9月10日起,两个校区的新生将分别开始为期14天的军训。
  在12级新生入校后,桐乡校区目前已容纳了2600多名学生,学生公寓启用了6幢,其中1至4号楼为女生公寓,8、9号楼为男生公寓,各类教学、实验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经过一年的使用与调整,桐乡校区的运行日趋成熟完善,新生的到来更为桐乡校区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