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岁月静敛

发布时间:2016-11-09 来源单位: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偶尔会沉思,一场旅行,最美好的时候,不在于身临该境,山水饱览之时,而在于那将去未去时一路的憧憬,之于乌镇,或许是我所有出行中做的最漫长的一场梦,从2013到2016,不舍远离,不敢靠近……
   初识乌镇,只是因为一本喜欢的小说,女主温衡的故乡乌水,由作者笑言原型是乌镇,就此记住了这么一个枕水人家,亦或是我心目中的乌水。缘起,我在人群中看见你,地图徐徐展开,万千山水,却总能一眼看见乌镇,然而我也深知,小说和现实往往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纵容数次在地图上丈量与乌镇所隔的那短短几尺,纵然几度在梦回时忆起在小说所写的那渔家碧波,纵然屡次在网页上搜索与水乡相关的那只言片语,却始终缺一点点勇气,去亲眼见证这一场船坞,梅花,渔家,碧波,乌水,小镇,城隍庙,生怕实现亦或幻灭。
   再美好的期待,总需要一次相遇来作结,2016年1月15日,我还是踏上了那方山水,本想着带上那本书,与这方山水拍个照,也算了了这一场缘分,到头来却忘了,不过在见到乌水的那一瞬间,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冬日清晨,人烟稀少,一切仿佛还在沉睡中,只有阳光悠然的洒在不知通向何处的小路上,不禁暗想不知是不是当初作者笔下温衡走过的那一条,坐在摇摇晃晃的乌篷船上缓缓向前划去,船下涟漪碧波圈圈漾开在阳光中泛起点点金芒,抬头远远望见模模糊糊的天青山色,宛如一卷尚未干透的水墨画。船只着岸,踏上悠长参差的青石板路,还透着几分淡淡的苔痕上阶绿,旁边是白墙黑瓦的人家,小窗半启,隐约能看见几分屋内的摆设,或许就是当年温衡搬着竹凳摇着蒲扇坐在药炉前糯糯哄着弟弟说药不苦的那一家?不远处有叫卖着甜软的定胜糕,白白糯糯,散发着淡淡的热气,不知是否与阿衡念念不忘的白糖糕类似?远处依稀可见白莲塔,不知是不是当初男主言希不求权高富贵,只祈求“愿我惦念的人离不祥之人言希千万里之遥,生生不见,岁岁平安。远离带给她一切厄运苦难的人。只要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见”的那一座寺庙?这样想来,莫名的觉得亲切安好。
   踩在光滑的石板上,渐渐走入这一幅画卷,参观草本染色作坊内一条条迎风飘扬的深蓝印花布条,仿佛明日便可摆上商铺买个好价钱,昭明书院图书馆内整整齐齐的摆放着藏书,仿佛还能听见书生们那朗朗的读书声,水上集市悠悠的从江中铺展向远方,亦昌冶坊依然供着锅神,正中央是那口当年布粥的大锅,仿佛主人家依旧会在固定的日子用它熬上一锅浓浓热粥分发给穷苦人家,白莲塔静静的矗立着,关公庙内关公威武的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倒是应了老邮局里贴在墙上的那句“来过,便不曾离开”,时光似乎也不曾离开。
   无数无数的岁月于此静敛,无论是那一段独属我的期待憧憬,还是那千年属于乌镇的绵延悠长,都静静地敛于那飘荡的船坞间,那微微泛起的碧波间,那炊烟袅袅的人家间,那香甜软糯的糕点间……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