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浙江传媒学院举办的梨苑芳菲戏曲周完美的落下了帷幕。为期一周的戏曲体验和学习让不少同学大呼不过瘾。这样的戏曲周着实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一个认识,只不过短短几天的课程开展,让同学们对于戏曲的了解是浅层次的,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戏曲,则要掌握其魅力和精彩。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这是炎黄子孙的艺术结晶。也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瑰宝。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其中不少也为人所熟知。京剧劲健且婉转,千古爱恨虞姬一叹;昆曲典雅又华美,梦回萦转,小庭深院;越剧真挚而隽永,多少情深难见。可以说,从古至今,太多的人被这一门艺术吸引,从而献身,为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戏曲的表演是本能的需要,“表演是人类的本能,只要这个本能没有消失,戏曲也就不会消亡。”
戏曲最初是在戏台上演出,无论是梨园戏台,还是水乡戏台。只要在一个搭好的平台上,对镜描眉换装,然后咿咿呀呀的唱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便在观看者中传颂开了。一个古老的戏曲很强烈的反映了人民的心声,社会的风貌和民族的心理历程。古希腊戏剧以酒神祭祀为母体,直接由宗教仪式转化而来。而我国的戏曲至今仍然在城乡寿庆筵席之后的“堂会”、节庆庙会的舞台上搬演。不少同学一定和我有同样的体会。在小时候的农村地区,有了红白喜事的家里会置办酒席请来客人。在空地上搭制一个简陋的舞台,然后一些画着大花脸,身着大红大绿袍子的“妖怪”上台唱着听不懂的调。幼时得我会被这些唱戏人的打扮吓坏,一直缩在姥爷的怀里偷瞄着眼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的我也开始体会到了这样的地方戏曲魅力。这是中华民族民间最“传统”的方式,也是传统戏曲让人难以割舍的情怀。它是一种时代的记忆,更是一种民族的风俗传统。

戏剧是人类创造的宝贵文化之一,中国古典戏剧昆曲被评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是最好的例证。戏曲的文化意义,归根结底就是“人”的意义。“戏剧是精神文化的产品,它的天职是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如对自由,幸福的思考、追求与想象、对灵魂的慰藉、鼓舞与充实等。古希腊戏剧的繁荣,说明这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在当时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而中国的戏曲也是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新唐书》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交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由此看出,这戏曲在玄宗的眼中很是得宠。世界著名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大剧院,拥有现代化的大剧院甚至成为现代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北京的梅兰芳大院,保利大剧院,还有杭州大剧院也都陆续开始成为世界戏剧的风向标。让世界开始一提及中国就想起了有这些戏曲圣地。
就在前不久发生了一些让人悲痛的事情,中国两位泰斗级京剧大师先后去世。一位是声震海外的京剧之魂梅兰芳之子,著名京剧大师梅葆玖老先生。另一位则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李世济先生。两位戏曲界的重量大咖都与世长辞,毋庸置疑这是京剧界的损失,更是中国戏曲界的一大损失。反观现在,年轻的一辈对于戏曲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如果学校没有开设戏曲类课程或是讲座,几乎也不会有太多同学会花时间和花精力在“老东西”上。如果提到对戏曲了解有多少时,可能唯一知道的就是京剧是中国的国粹。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这样的现象是悲哀的,可惜的。传统的东西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不该忘却的东西。更严峻的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经典曲目开始被改编上电影屏幕了。这是一种新方式,也是一种新文化。这样的方式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戏曲,从而更加广为流传。只是,3D巨幕和绝佳音响还原不了戏曲的原汁原味。如果有时间,希望人们走进剧院或是茶馆,点着一杯香茗,关掉手机和噪音,静下来心去听听那些不加人工修饰的余音。毕竟,这戏曲的“发源地”是嘴巴,而不是音响。

有一群人将中国戏曲的发声方式改变,也有一群人则是其创新,以一种新姿态重返舞台。现在是年轻人的一代,也是创新的一代。何为创新?就是将其赋予新的活力而又不改变其初衷。面对中国传统的古典戏曲,脑洞大开的年轻人为它改变旧形象,发展新形象。一提及昆曲《红楼梦》,这自带枉凝眉BGM的三个字对大家来说不仅是儿时回忆,更是懵懂的年龄对一种传统之美达到极致的认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戏曲也开始逐渐深入生活中。在听着流行音乐的时候会听到京剧的韵味;在看着电影的时候会听到唱练坐打的背景配乐;在逛街买衣服的时候会发现裙子上有戏袍的盘扣….戏曲曾经的荣耀与全盛,我们无幸亲历。只能在旧书和褪黄的雪花影片中得其一二真味。但是用新的语法手段重现昨日的精彩,这便是一场新旧的变迁。
在戏曲的舞台上,有太多的坚守者不忍这门艺术香消玉殒。昆曲艺术家汤建华说:“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一句话发人深思。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文章作者:石梦慧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