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开学季】军训,教会了我们什么

发布时间:2018-09-30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当我们谈论军训,我们在谈论什么?是骄阳下的几分钟的军姿,是反复练习的前后左右转向,还是一步一步来来回回的齐步正步?军训一年又一年进行,历练着每一届新生,而“军训的废存”问题讨论度更是越来越高,前段时间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一时间支持者反对者声讨者赞美者各持己见,互不退让。

军训之历史

纵观历史,“军训”并非仅是近现代才兴起,早在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大学”便以“六艺”为标准开设课程,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御”就是古代的军训。军事技能的高下,不仅被视为一个人是否贤德的标志,而且也是面对征伐战乱最有利的武器。尤其在战乱时代,“军训”更是承载了军魂,承载了国家万民的信念。及至清末,炮火轰开了关闭百年的的国门,惊醒了“天朝上国”的美梦,鸦片更是摧毁了无数人的身体与精神,康有为提出各级学堂应重体育,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并特别提出练习兵式体操蔡锷第一个倡导了“军国民”的教育,培养具有“国魂”的国民,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新中国成立后也坚持延续了学生军训的传统。直到文革爆发后,随着学校教育的瘫痪,军训也随之消失,直到1985年,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学校参加了全国学生军训的试点,军训再一次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百年前的中国,贫穷羸弱,山河破碎,每一位军人,每一个应征入伍、参与军训的青年都坚守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而如今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谁也无法保证这种和平是永恒的。相反,战争与死亡从未绝迹,世界并不安宁。我们的维和英雄在异国的战场上殒命,我们的祖国并非安枕无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居安思危都应该成为常态;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尚武的精神都应该得到传承;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英雄都应该被敬仰和纪念。


undefined

班助们的“军训生活”

新的一学年,浙传也迎来了许多新的面孔。当你正为自己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开心,迷茫或忧虑时,有一群善良、可爱的人正默默地忙碌着,她们用自己的陪伴告诉你:风里雨里,我在浙里陪你——她们就是班助。

收新生的材料给他们发新生大礼包,带他们给他们开班会选班委、认识学校,陪着新生军训、负责点名,跟辅导员反馈一些问题,和新生一同早起,休息的时间也减少了很多……这都是班助的日常,但是身为班助的金协却不觉得辛苦:“班助的职责,不就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当他们遇到什么烦恼或者困难的时候我就帮他们解决一下。既然都已经是班助了,你肯定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看着他们来报道的时候就感觉看到了自己报道时候的那个样子,对学校充满了好奇,对学姐特别地尊敬,小心翼翼地问东问西,感觉像看到了自己一样,就特别想保护他们,有一种保护欲。”没有抱怨、没有嫌累,在这段时间里,金协和新生们一起,再次感受军训。虽然没有刚进校时穿着军训服,喊着口号,可是当自己的班级被辅导员夸奖,金协说那时候“倍儿有面子。”这不是一个人的军训,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在军训中,不仅仅有训练,有坚持,有拼搏,还有一份叫做“集体荣誉感”的信念。

看到新生的军训,金协也不禁回忆起自己当初刚进校军训的时光。金协坦言,自己对班助记忆尤为深刻。班助的认真负责,让刚进校的迷茫一点点消退,“我之前没有住过宿,然后我就知道刚进大学的时候会有这样或者那样一些问题、小困难,就希望能去帮助他们。尽自己绵薄的智力,能让他们也能更快的适应一下学校,度过军训。”心底的善良和无限的付出,是金协从大二的时候就想当班助的原因。

最后,金协也为自己带的18制作1班的同学们送上自己的祝福:“能遇见都是福气,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这里遇见。可能有些人会变得懒懒散散,有些人会一直奋力前进,但我希望我的宝贝们能成为后者,这里的四年好的坏的都要学会承受,但愿大家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当初进学校之前想成为的人,善良,真实,上进。我的18制作1班的小宝贝们最棒了。”


undefined

军训之于新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注定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但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学不到的痛苦是终身的。军训也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磨练着我们的意志。

而在军训中同样也有着不少的闪光的人或事,刚迈入浙传的新生倪千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顶着烈日的高温,呼吸着燥热的空气,军训无疑是一个挑战,尽管很苦很累,但她却说:“万事开头难,最开始也会感觉很累,尤其是刚刚从假期的舒适中突然跳跃到高强度训练,一下子感觉很难适应。但是一想到自己来到浙传的初心,就忆起习总书记的那句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便再也没有放弃堕落的理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到今天,已经过了一大半的军训时光了,她很开心地说到在军训中得到的,一些前所未有的收获,比如:帅气飒爽的军体拳、铿锵有力的正步走、标准一致的敬礼……“其实不光是学到了这些表面的功夫,更是体会到了真正的中国精神。是新时代的光芒照耀在我们的脸上,让我们每一位浙传学子都熠熠生辉”,倪千慧回答道。

军训或许短暂,但心中却早有了万语千言。对于军训的点点滴滴她心中也有了别样的感悟:“要感谢一直辛苦陪我们训练的任教官,真正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姿。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和班助姐姐,在接近四十度的天气经常到操场上探望我们。要感谢辅导员老师和学校领导在每个我们几近疲惫的时刻都出现在我们身边,安抚身体不舒服的同学,为我们加油打气。更要感谢我们的浙传,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训练场地和磨练意志的机会。最后要感谢我们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undefined

为什么要军训?这并不是要求在短短十几天里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军人的钢铁般的精神,也并非真的能够养成部队的习惯,这些要求并不现实。戴尔·卡耐基说:“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从军训中流过的汗里、晒过的烈日里、挨过的骂里、吃过的苦头里,找到一点点自我,撇开所有的安逸生活,从那苦涩的军训中品出那一丝丝甜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