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书评】从《十日谈》谈爱情和欲望

发布时间:2014-12-05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大三课多事杂,加上一步步逼近的冬天,近来有点烦躁。去图书馆翻了翻书架,再次看到《十日谈》,连着放了好几本无人借阅,于是抱着阅读人类龌龊史的心态,权当是紧张生活的一点消遣。每天睡觉前读几眼,早晨醒来再读几眼,居然在两周内给翻完了。

初高中时我一直觉得《十日谈》里的故事虽然生动有趣但是却有低俗恶趣味的嫌疑。我和同学讲书里面管男人女人做爱叫“两个人没穿衣服在床上玩”;把男人的性器官比作魔鬼,把女人的性器官比作地狱,管男女的性交叫做“把魔鬼关进地狱”,那时候小说这话不脸红。现在和大学同学说起这本书,我只告诉他们书里讲的是“人性解放”,嗯,人性解放嘛。

几年后的现在,重读这本书,已经抛弃了当初那些保守迂腐的道德观念,发自内心觉得这本书的确非常有趣,无论你是否推崇书里面那种“人性解放”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从来不为趣味,一定要有教育意义。就像学校让我们写书评影评一样,一定要选择有意义的书籍电影。无奈我是个俗人,我喜欢谈意思,不喜欢谈意义,意思对我来说比意义更重要。本篇书评,不谈反封建反黑暗,不谈批判教会,只谈欲望,谈爱情。

古人说:“存天理,灭人欲。”越来越觉得,我们的文化和观念在许多方面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情欲,为什么大家不觉得是美好的,反而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情欲是要压抑的呢?再比如说追求爱情,为什么大家不觉得是美好的,反而会心有芥蒂地认为是愚蠢的呢?

说实话,由于受从小接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我以前对爱情和欲望也持有过负面的看法,盲目认为情欲是不好的,飞蛾扑火是不好的。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对爱情和欲望的看法越来越积极。我总觉得,人应该在大量阅读、实践和观察的基础上,再给出自己的看法。像类似于爱情和欲望这样的概念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不要盲目跟着世俗下定论。

请原谅我说出“欲望美妙”这样的词语。一直觉得正因为有欲望,这个社会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前进。欲望乃人之本性。《十日谈》告诉我们欲望是禁不住的,修女们的耐不住寂寞,教父勾搭女信徒、女子的红杏出墙等等,把人的自然属性摆到了一个合理的位置。大学老师里常常高呼做新闻要有人文关怀、报道要有人文关怀,而从尊重人的本性开始,我认为这就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今年快播被封了,很多人直呼不人性。整个社会如果不敢正面直视人的欲望,那么道德的底线也只会在阴暗的角落里一次次刷新下限。在一个黄色网站被封锁,黄色书刊禁止贩卖的社会里,原始的冲动只会以更加扭曲的方式得到释放,祸害可能更大。也许是我们的社会太封闭,才导致欲望太畸形吧。

不过度放纵欲望就好,静静享受欲望就好。欲望真没那么可怕,非得压抑,你越压抑,它越是生长。至于情欲,我也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男女之间,或为肉体所吸引,或为精神所吸引,在自愿而又不伤害第三人的基础上,享受美好的情欲,实在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压抑多了还会生病,那还不如享受它。

薄伽丘去世前,他告诉身边的人: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爱情的欢乐。他在书中也写到了:“所有的自然力量中,爱情的力量最不受约束和阻拦。” 抛开时代背景去看,书里那个时代的爱情故事都还蛮有意思。这本书唯爱情最高,而且大有“献身”精神。“所以说,年轻的女士啊,如果想得到上帝的眷顾,那就要留意着,去学会怎样把魔鬼打入地狱。因为这事儿啊,不仅上帝赏心非常,其实双方得到的欣慰也不小。接下去,说不尽的好处就会自然而生,跟着而来。”所以我说,爱情或许可以是孤独的酒精,自由的情欲,一场不动声色的游戏。

《十日谈》能成为世界性著作,必然有它的理由。相比当今许多作家写的所谓深沉、佯装开放不羁而故意添加一些段子的书籍,《十日谈》所透露出的思想的开放、自由要真切的多,自然的多。在当前传统价值失衡,新的价值体系需要重新建构,而家庭与社会都无法带来安定感的时代,也许,重读此书,会使人获得一些启发。

愿上帝保佑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尊重欲望,享受爱情。

愿你我都能找到最初的自由和爱情。

文章作者:林媛霞 编辑者:黄田心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