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五月的风,五月的雨,五月的绿意漫过浙传的校园。五月,已经朝气蓬勃地来临了!在五四青年节之际,第二期《浙传阅读》朗读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演播楼如期举行。
这一次,演播厅里来了一群新朋友!他们是这期《浙传阅读》的主角——浙江传媒学院坦桑尼亚留学生班的同学们。
他们和我校的外籍专家以及他们的语伴一起,以“家 • 国”为主题,展现他们从异国他乡来到中国后的读书生活,展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演绎。
本期《浙传阅读》由来自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冷天爱和坦桑尼亚留学生班15级的李冰雨一起主持。
留学生李王用斯瓦西里语同她的语伴胡学超一起为大家介绍了坦桑尼亚的风土人情。
(李王、胡学超介绍坦桑尼亚风土人情)
“桑给巴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最有名的是木薯。在那里,老人、年轻人、小孩子都喜欢吃木薯!我们吃木薯的时候一般和鱼一起吃。”
“我们那里吃东西,不用筷子,也不用叉子,我们一般用手吃饭。”
“结婚的时候,新娘喜欢穿绿色的衣服,戴特殊的头巾,双手和腿都会画一些特殊的画。男人一般不戴头巾。到结婚的时候,新郎戴着特殊的头巾,也穿着特殊的衣服,叫JIUHOU。”
“桑给巴尔也有特殊的歌曲,叫MISERUI,那个歌曲代表我们美丽的岛屿,和我们的文化交织在一起。”
此后,外籍专家ALAN DUAN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荷塘月色》。静谧的光线下,ALAN老师温文尔雅、低缓倾诉,将朱自清的苦闷文人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一池月色、一塘风荷的景象铺展在观众眼前。
(外籍专家ALAN DUAN:《荷塘月色》)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饱满的感情,流利清晰的汉语发音,这位留学生让全场观众为之惊叹!
(李明:《有的人》)
这是14级留学生李明为大家带来的朗诵——臧克家的《有的人》。
在古诗词课上,留学生们最先学会的一首诗是《春晓》。这首诗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由坦桑尼亚14级留学生们和龚婷共同带来的《春晓》歌伴舞活泼俏皮、清新可爱。孟浩然的诗句在他们的口中变为朗朗歌谣。伴着翩翩扇舞,这首唐诗在文化的交融传播中得到了全新的演绎。
(14级全体留学生、龚婷:《春晓》)
除了学诗,留学生们也学习了许多著名词人的佳作。其中,《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首。这首词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追寻之中,既反映了作者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李广:《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李广同学的朗诵,把大家带入到那个悠远旷达的意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是最美好的祝愿,愿两国间的友谊长长久久。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在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同时,我们也在阅读和感受他们的文学作品。
(冯爔:《你或我谁是河流》)
来自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冯爔,带来南非著名诗人沙比尔·巴努海的经典作品《你或我谁是河流》。
“大家好!我是2015级留学生,我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韩璐璐,2015年金秋十月,我们刚到中国,学校就组织我们留学生前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吉游览、采风,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浙传大家庭的温暖和浙江的山川美景。”璐璐同学为大家讲述了他们在安吉游览、采风的经历。
(韩璐璐讲述中国文化考察)
“安吉中国大竹海,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竹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天朗气清、金风送爽,一下车,我们就陶醉在眼前的竹林美景中。”
“‘中国美丽乡村’是此次安吉采风的第二站。农民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边、水边,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村民的脸上。我们到达后,或是慵懒地坐在山脚看水库美景,或是穿入树林‘探险’,或是从各个角度拍摄乡村美景。此次安吉之旅,中国新农村建设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主持人李冰雨也给大家讲述了她自己的经历。
(李冰雨讲述中国文化考察)
“一次次的考察、体验,使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的地方文化。前不久,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报名参加了第十九届德清新市蚕花庙会活动中‘蚕花姑娘’的评选。”
“这段时间,我非常认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包括蚕桑文化、戏剧文化、中国传统舞等。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一方面是运气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们学校以及老师的培养。学校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浙传,留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来自世界其它国度的文化瑰宝。他们的诗诗老师,来自美丽悠久的意大利。她为大家带来了《神曲》节选。
(外籍专家诗诗:《神曲》节选)
此后,留学生林沃达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和其他留学生生病住院得到同学们帮助的故事。
(林沃达讲述留学生活的故事)
“我们刚来中国的时候,因为气候不适应、思念家人等原因,有好几位同学先后病倒,我还做了一次大手术。”
“我们想家,想念自己的亲人,我们无助,不知该如何度过难关。这时候,是老师和同学一次次地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他们不仅为我们筹措了治疗经费,购买了治疗用具,在我住院期间还轮流值班,全天二十四小时守候在我身边。我们这颗远离故土的心找到了第二个家。”
在这里,小编也想告诉林沃达和所有的留学生朋友,浙里一直都是你们的家!
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留学生们也在渐渐学会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诠释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接下来的作品是来自留学生孙越的微电影解说《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孙越:《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紧接着,2014级留学生杨光和她的语伴赵城帆为大家带来了饱含深情的诗朗诵《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两个人全程的眼神交流也是十分有爱呢~
(杨光、赵城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
(李心民、张佳祺:《当你老了》)
2014级留学生李心民扮演了父亲的角色,他的语伴张佳祺扮演了儿子的角色。两人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诗歌情景剧。在屡次被两人逗笑的欢乐氛围中,大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我校外籍专家余辉老师用深情厚重的嗓音和优美动人的舞姿把朗读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外籍专家余辉:《乡愁》)
“现在,其实乡愁是一封短短的邮件,或者语音、视频,无处不在的网络把整个地球联结成了一个家。桑给巴尔是我家,杭州是我家;坦桑尼亚是我的国,中国也是我的国。我们虽然是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民族,但我们现在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情感!”
——主持人李冰雨
感谢坦桑尼亚留学生班的同学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从最初的中文零基础,到如今的侃侃而谈,付出汗水最多的就是他们。今天,他们在浙传的舞台上表演,明天会在现实中更好地绽放!
祝福你们,我们的留学生朋友们!
阅读开拓视野
阅读陶冶情操
阅读净化心灵
我们愿在每一部文字作品中
与每一种思想相遇
与每一条真理碰撞
与每一个灵魂交流
浙传阅读
我们在浙里读懂人生
各位下期再见~
摄像:朱逸凡 王子宣 徐子琨 张雨航 徐家锴
导播:张源秋瑶 李海莉
现场导演:武泽华
指导教师:徐畅 梁世庆 王一卓 柯毅
文 / 任演清 刘紫瑜方樱桃
图 / 李睿雄黄庐锦
视频剪辑 / 孙瑾 夏琳博 周钢森 李玉溪 黄苑莎
编辑 / 方樱桃
责编 / 李木子
终审 / 李远煦
-今日一句话新闻-
下午,浙江省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东澜和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共同为浙江传媒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成立揭牌。公共艺术教育部教师作品展和走进艺术殿堂系列讲座将于本周陆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