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热点聚焦 > 新闻详情
增强警惕意识,防止天外飞“骗”
来源单位:       发布时间:2023-01-04      

近日,一则“大学封校期间学生享受补贴50元/天”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帖子中注明领取方法为点击登录网络链接,输入学生所在学校、学院等相关信息,根据系统提示填写收款方式等待审核。对此警方表示,已向有关部门核实,该帖为诈骗信息,目前链接已无法打开。

玩网需谨慎

诈骗案从未停止出现,诈骗团队在愈发壮大,与钱财有关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他们诈骗的源头。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对新的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愿意尝试各种未曾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大学生刚开始脱离家庭、对社会复杂知之甚少这一特点,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诈骗。因此,在享受大学新生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首先,我们必须对“敌人”有所了解。


天外飞“骗”

如今,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校园贷诈骗、网络刷单诈骗、恋爱诈骗、养老诈骗、代购诈骗等,受骗群体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青年学生。根据中国青年网调查:41.5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人遇到过金融诈骗。其中,电信诈骗、非法校园贷、钓鱼网站等诈骗类型最为多发,比例分别为74.34%、37.64%和36.06%。

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客服人员引导目标对象一步步走进刷单陷阱中;也可能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利用电话、网络和短信编造虚假信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例如他们从没有处理过的快递单、外卖单上获得你的姓名、电话、地址,甚至借此了解你的生活习惯,使诈骗信息更加可信;QQ被盗号后,盗号人会向你的好友发送类似于“我的银行卡被冻结,能不能给我转点钱”之类的话语;诈骗人伪装成机关工作人员,说你涉及犯罪,造成严重后果,要把你的钱转入“安全账户”。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上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所以很容易就会上当受骗。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广告2101班贺若楠同学也不幸成为了受害者中的一员:她在中学时被被盗号的“弟弟”骗了100元。骗子用她弟弟的QQ账号与她交谈,并以给游戏充钱导致手机停机为由希望她能为他充值手机话费100元,而那时由于她从未听说通过手机话费进行诈骗的案例,再加之对亲人的信任,未经核实便轻易将钱转了过去。所幸诈骗金额不大,没有造成过于严重的损失。对于自己被骗这件事,贺若楠同学反思道:“应该多了解被骗案例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骗子正是掌握了我们轻视以及侥幸的心理来进行诈骗。因此,我们应该多关注网络动向,了解并熟知诈骗案例中所使用的诈骗套路,从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防范网络诈骗。”

如何防范诈骗

提高防范意识,注意甄别诈骗信息。

网络上有这样一条总结公式:人物(陌生人) 沟通(各种通信工具,见不到面) 要求(转账汇款)=诈骗(卷钱消失)

牢记这套公式,同时也多关注时事新闻,了解身边各种花样诈骗手段,擦亮双眼,面对疑似诈骗消息时敲响警钟,切勿轻信。

大数据虽然精妙,却也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因此,大学生在上网的时候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切莫随意透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短信、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诈骗在不经意间找上门来。

诈骗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接收到与我们自身利益相关的不利信息时,切记要保持冷静,通过正规渠道确认该信息是否真实。理智处事,交往过程中发现对方疑点或已受骗时,应及时向老师或学校报告。日常生活中可以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对手机安全进行全方位保护,提高自身信息安全。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