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14点38分,搭载着123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的东航MU5735航空器在广西梧州市的一处山林坠毁。
一个多小时后,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则新闻。此后,相关报道不断更新,全国人民的心都随之揪紧。以“央视新闻”为例,21日当天,其官方微博共发表了12条与东航相关的微博,披露了救援情况等更多信息。更加延展和深入的报道在当日晚间起陆续发出。这些报道汇集各类现场信息,对专家、目击者、救援人员、受难者家属等多方进行了采访。
除空难本身外,这一事件还引发了有关新闻报道和新闻伦理的广泛讨论。当灾难来临时,新闻工作者必须实时报道。而灾难会对人民和社会都造成严重影响,这时新闻工作者如何报道灾难性新闻便成为新闻传播环节至关重要的一环。痛定思痛,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灾难报道乃至公共事件报道?
灾难的发生与影响
灾难分为人为造成的和自然造成的两种灾难。自然灾难又包括地质灾难、气象灾难、生物灾难等等,人为灾难包括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等。唐山大地震、艾达台风、卡特里娜飓风属于自然灾难,马航、东航、天津大爆炸、宾夕法尼亚反应堆事故属于人为灾难。这些灾难对个体、家庭、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个体而言,幸存者极有可能患上幸存者综合症和创伤性应激障碍,产生心理阴影和自我谴责情绪。对家庭而言,灾难可能令一个家庭分崩离析。在救援等待过程中,罹难者家属焦急、哀伤、愤怒等等情绪爆发,对今后生活产生毁灭性影响。对社会而言,间接接收灾难讯息的民众也会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当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灾后重建和恢复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人民生活受到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受阻。但是另一方面,灾难产生后也会带来一些正向影响。它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幸福感受,人们更珍视当下拥有的幸福。日本地震后,为赈灾,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进行赈灾义演。2003年,为抗击非典,梅艳芳等香港艺人举办慈善演唱会。在灾难过后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形成一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大爱精神,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让人们更加团结和友爱。
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
报道及时,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也是新闻必须具备的时间条件。 而灾难性新闻所反映的信息是负面的,无法被提前注意和预测。所以灾难新闻报道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几乎没有时间策划报道。且灾难性事件越严重,大众关注度便越高。正因如此,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灾难新闻时要更加注意。尤其是受到全国人民关注的公共事件,新闻工作者应该力求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事实、新变动传播给大家。
如7·20郑州特大暴雨事件中,当地媒体反应迅速,异地媒体也凭借自身平台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最早赶赴现场的是《新京报》新媒体记者,在12时开启了“直击郑州暴雨”直播。随后,人民网、央视、中新网、澎湃等媒体也陆续展开全媒体直播报道,全方位、多角度跟进灾情进展,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真实是相互掣肘的。
就像此次的坠机事件,在人们收到各类新闻APP或社交媒体APP的消息的至少半小时前,微信上的各类消息就已传开了,有飞行实时数据、现场视频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新闻媒体需要在确定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报道。这时已知情的民众收到的官方媒体消息更像是对原有消息的确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最根本的属性和最基本的特征。在此类公共事件尤其是灾难报道中,如果出现虚假新闻,更是对民众情感的一次伤害。
新闻的道德与伦理
在坠机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每日人物”在官方公众号发出了《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于第一时间对东航MU5735航班的乘客进行了群像式的报道。此文引发了关于灾难报道中新闻伦理的讨论,在“每日人物”迫于压力删除该文后争议愈演愈烈。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当事人或其家人不愿意公开,或在特定时刻不便公开时,媒体和记者不能不顾他们的感受,将其悲伤和痛苦以供人观赏的方式加以公开,这是新闻道德的要求。可见灾难报道的重要原则是要尊重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意愿,这在不同的报道中应具体看待,而不能将所有采访受害者家属的行为都一棒子打死,定义为吃“人血馒头”。
在许多灾难性报道中,采访当事人或受害者家属确有其必要。新闻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辜晓进在接受“传媒茶话会”的采访时说,人员伤亡及给家属和亲友带来的创痛,本是灾难的组成部分。家属亲友回忆、讲述的细节,也有助于还原灾难的全景和实情。当然,具体怎样报道,诸如镜头披露程度、个人隐私保护、征得被访者同意、把握好采访时机、情感处理的分寸等,都应受到新闻伦理的约束。在此前提下,应当鼓励媒体深入现场进行报道。即便是伤痛性的情感报道,也有助于形成社会共情,让读者分担遇难者家属亲友们的痛苦,感受灾难的悲剧氛围,进而强化避免灾难的大众共识,形成关于灾难的公共记忆。
可见真正要注意的是,新闻工作者在采访遇难者家属时,要受到新闻伦理的约束,怀着最大的尊重和关怀,减少对他们的“侵扰悲痛”。这在具体的实践需要时刻注意。
在央视新闻对东航灾难救援现场的直播中,当画面中出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记者张腾飞立刻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他说 “这个不用给特写了”、“距离黄金72小时还有机会,希望它们的主人还能平安”,这样的暖心行为正是对新闻伦理的外化于行,体现了对当事人的尊重和关怀,广受好评。保护受害者隐私和人文情怀,是灾难报道中非常需要关注的两点。在过往的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过许多问题,隐瞒信息集体失声、缺乏人文关怀给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完全暴露受害者隐私、片面追求灾难美学而夸张报道……因为灾难性新闻的影响力和复杂性,如何守住新闻伦理,至关重要。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者应树立正确报道观念,提高从业素养,明确新闻媒体人的使命和义务。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优势,把握时效性,及时、准确地发布相关信息,把握舆论导向。发挥融媒体报道优势,形成新闻媒体新旧合流之力,建立迅速应急报道机制。明确灾难新闻传播策略,以新闻事件为中心,坚持客观中立,积极融合创新,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将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有机统一,把握舆论风向,正确引导公众。
灾难发生之时,每一则相关新闻都将牵动着大众的心。新闻工作者唯有坚守底线,守住新闻伦理,不忘初心,多些人文关怀,才能理性报道灾难新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