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50多名师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温州平阳开展文化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围绕学校援建的平阳新联村乡村文化记忆馆展陈需求,学校此次共组建了红色文化、畲乡文化、乡贤文化、一村一品4支团队,立足学科专业特色与人才优势,深度发掘乡村文化,创新乡村品牌搭建理念,打造以茶为纽带、各村特色尽显的乡村文化品牌矩阵,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一村一品”凝练村庄特色,打造文化矩阵
在深入调研了当地红色资源、畲乡文化和村容村貌后,来自设计艺术学院的“一村一品——乡村振兴品牌设计团队”利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优势,在学校驻新联村第一书记徐浩老师和其他专业老师指导下,先后调研了朝阳社区5个行政村的溪流、山体、叠石、梯田等自然风光,走访了茶厂、祠堂、红色遗迹等人文景观,为平阳县水头镇朝阳社区的五个行政村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村标,将陆续用于各村的旅游开发和农产品销售。至此,连同去年为新联村设计的村标, 朝阳社区六个行政村都拥有了各自村标,达到了村域品牌建设全覆盖。
“移动三脚架”记录乡村振兴影像,传递温暖故事
在老一辈茶农们耕耘下,新联村因茶脱贫、靠路致富。“移动三脚架”队员们为最早开设茶厂的七位“元老”拍摄个人肖像与集体合照。摄影组专程驱车前往老茶厂,拍摄了大量早期用于制作茶叶的老机器的珍贵影像,这些机器或已蒙尘,但是它们曾编织了新联村茶园里最香甜的梦。
“当时我发现学生家里有一种茶叶,比市面上的绿茶,甚至比西湖龙井都要早上市一个月,我当时就想,这个茶叶能不能拿来种一下呢?”新联村党支部书记钟炳语说,这是他与平阳黄汤的结缘,更是新联村农作物转型的契机。在他的倡议下,村庄由种红薯转种茶叶,通过全村群众的努力,新联村走上了发展致富新道路……这样的乡村振兴故事还有很多,都被“移动三脚架”的同学们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乡村发展影像史的主体部分,共同充实新联村的文化矩阵。
“初心回望”小组深挖红色资源,筑牢红色根基
除标识设计外,“初心回望”小组的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中共浙江省一大会议遗址、“省一大”陈列馆、浙南第一个人民政府旧址、浙江第一个苏维埃政府遗址、红军井、红军洞、炮台、瞭望台等红色遗迹。团队将把村中的红色资源融入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设课程,拍摄“红色领读”宣传视频,以系列科普教育短视频、MG动画、互动影像等新媒体手段,为新联村的文化品牌矩阵增添鲜红底色。
“浙时红传”小组采录民风民俗,传播畲族文化
新联村“金色畲乡”背景色也是乡村振兴文化矩阵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响应国家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浙时红传”小组深入畲族文化浓郁的青街,调研当地的古树、古祠、古廊桥、老宅大院、畲族文化礼堂等地,并对当地畲族群众进行了民俗民风现场采制,收集畲族代代相传谚语、童谣,记录畲族特色舞蹈、歌曲,以更好地传播畲族文化。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浙江省委关于“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2019年1月,浙江传媒学院与平阳县水头镇新联村正式结对,全力助推平阳新联村走文旅致富路。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该校在推进茶文化记忆馆建设、设计新联村村庄标识系统、参与黄汤茶个性化包装设计、搭建网络直销平台和举办扶贫干部培训班等工作后,推出的又一有力举措,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与人才优势,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