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热点聚焦 > 新闻详情
有宠有爱唯愿善待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0-11-09      

我们与宠物的情感交流既抽象又真实,它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却与我们朝夕相处,喜悲相依,当我们拥有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后,精神和情感的需求也就变得迫切起来,而养宠物自然而然成为我们的不二之选,我们给它喜爱和关心,它回报我们陪伴和忠诚。反对虐待动物是全社会共识,但目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每当有虐待动物之事发生,公众除了谴责,别无他法排解愤怒,我们期待对生命的敬畏,尽快有一层法律的底线。

“以它一生,伴我半生”

许多人都有与宠物情谊深厚的故事,它们对他们而言,是陪伴,是安慰,是寻常日子里的感动和快乐。来自电视艺术学院20级广播电视编导3班的汪一宁在回忆起她和小乃的故事时,连眼神里都带着笑意。现在离家上学的她仍然会每隔几天跟小乃视频,期待着在一天的忙碌学习后能够看到小乃欢脱的身影。

来自2020级电摄3班的王阔同学谈到:“自己养过的一只中华田犬,叫奶牛。它像一只小跟屁虫,与他有亲人般的温暖情感。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这是感情的双向奔赴。”

“如果不爱,请别伤害”

动物和人无异,值得被善待。在每个城市,其实都有保护动物的组织,也有一群默默保护动物的人。一个名叫“杭州流浪动物救助基地”的博主,每天都会转发十多条寻找宠物或是帮流浪动物找领养的帖子,一家杭州上城区的宠物医院,每位医生的周末都异常忙碌。学校里也有定期去救助站做义工的志愿者群体。在采访一位常去做义工的同学时,她说道:“在救助站做义工远远不是仅仅有干活带来的疲倦,反而,做一天义工的疲倦让我联想着救助站站长的每一天,每天做饭,喂食,搬运粮食,一些规模不大的救助站的动物的食物都是超市搬来的过期午餐肉,因为志愿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忙剥开午餐肉的包装,当然,还有过期发霉的馒头点心。”

来自电视艺术广播电视编导20级2班的孟繁艺说道:“我是支持保护动物立法的,但在立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阻力。所以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宠物界限的界定,伦理问题的阻碍,法律责任的明确。只有解决了这些模棱两可的问题,法律才真正完善,才真正可行。”

虐待动物,听起来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其实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对浙江传媒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许志红的采访中,她说道:“从心理学上分析,虐待者对动物施虐是由于四种心理——1.具有很强攻击性的人向外寻找客体。2.寻找替罪羊,伤害比自己弱小的个体,发泄自己的愤怒。3.在家庭、工作上有不如意,将小动物作为施暴对象。4.心理不健全,以施暴来维护自己自尊。作为积极的动物积极保护者,谈起虐待动物,她总是深有感触。这样心理不健康的人很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同时,这样的心理很有可能发酵,从而上升到家暴等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共同抵制虐待动物行为,给予它们温馨美好的家园。”

禁止虐待动物需要法律的约束,动物的生命亦是生命,世界之大,它们应当有一片容身之地。如果不爱,请别伤害,呼吁禁止虐待动物尽快立法,给予动物一个温暖的家。

微信图片_20201031223123

浙传“百家猫”聚焦温暖

在浙传,朝夕陪伴我们的不止彩虹楼门前的向日葵田,不止湖畔荡漾的碧波,还有穿梭于生活区灵动的猫。“在浙传校园里每次碰到小猫,就会蹲下来去摸摸它,常常会逗留很久。在忙碌了一天或者有点焦躁的时候,它能让我心里有一丝安慰,就哪怕是短短的一瞬间,它能让我停留在一个特别美好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去,和这样的可爱的小生物去单独对话,单独交流,其实是能起到一个治愈的作用的。”这是浙传的“百家猫”带给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级播音1班高云翔的温暖治愈。

浙里的猫猫,都是“百家的”,没有主人,没有固定的食物,没有固定的投喂者,但却在学校里生活了好几年。路人喂猫是学校里的一个常态,人和猫的和谐相处,基于人的善意和猫的信任,这是潜藏在人性里的善良,情是双向传互的,它选择在这里与我们为邻,我们若能温柔以待,才有信心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这小小的一角,聚焦了许多路过的同学留下的温暖。

图片1

“如果爱,请深爱;不爱,请别伤害”人类的爱、希望和恐惧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它们就像阳光,出于同源,落于同地。我们曾羡慕《忠爱无言》中狗狗与老人的相伴十年,我们曾感动《忠犬八公的故事》中八公一生的等候,我们曾触摸《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中明莉和索克斯真挚的爱与陪伴。宠物用它们一生的时间讲述了忠诚和爱的含义,能和人彼此作为彼此的支持和依靠,不断治愈人们的内心,如果你爱,那它们值得你的保护。反之,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敬畏生命的心,万物皆有灵,可以不爱,但请别伤害。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