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这是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从沉闷压抑的氛围中苏醒,在迷茫中找寻“我”的存在。金庸仗剑走天涯的江湖传说,树立了无数人简单且正直的人生观念;琼瑶柔婉多情的爱情蜜语,让年轻男女在生活中寻觅你侬我侬的浪漫情节。侧耳倾听,乐音由远及近飘忽而至,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软绵绵的,像“糖衣裹着的毒药”,在含蓄保守的年代,眼前是“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费翔俊美的脸庞和深邃的眼睛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的火焰温暖了无数女性的心窝;罗大佑令人惊诧的诗人气质,工整的句式结构,行云流水的遣词,流动在他的音乐中的是过人的才气,他是贫瘠的华语乐坛一座孤寂的高峰。
八十年代,是一个理性与批判的反思年代,诗人们以冷峻的眼光犀利的文笔思考着人生与社会;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情怀与理想的浪漫年代,人们可以为了真理大打出手;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诗情与文艺的文学年代,知识分子们用自己的笔构建出心中的乌托邦。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总会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对于那些人来说,青春就这么闪着光,站在回首不远处挥手,像找寻不见的白色衣衫,只在记忆里永不褪色。
各有少年时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穿着白衬衣的翩翩少年在阳光下为喜欢的女孩子弹唱着《同桌的你》,80年代的童年时光,在老屋蜿蜒曲折的沧桑纹路中流淌。在老巷子里走一趟,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由近及远,又渐渐飘散了。车辙印在女孩们跳个不停的方格子上,模糊了粉笔书写的1234,又不小心压过男孩们折的三角卡片。路上滚铁圈的毛头小子躲闪不及,“咣当”,铁圈倒在地上,引来一旁竞争对手的欢呼鼓掌。不远处围起了一个圈,“丢啊丢手绢,大家不要告诉他…”“哈哈哈没抓到吧”,手绢飞扬,落下的风里夹着妈妈们叫喊他们回家的声音。嘴馋的时候不过惦记着被锤子凿的叮当作响的麦芽糖,和锅里滋滋榨干的锅巴。当然,最过瘾的是抱着一瓶橘子汽水,幸福的饱嗝里翻涌着气泡,去巷口大爷那等“砰”地一声才好了的爆米花。虽然每每被吓一大跳,但永远记得那惊天动地过后的香甜。那是“吃”和“玩”最容易满足的时代,那是细碎的幸福和简单的美好。
“那夜夜不停有婴儿啼哭,为未知的前生作伴。那早谢的花开在泥土下面,等潇潇的雨洒满天。每一次你仰起慌张的脸,看云起云落变迁。”叶蓓的歌声中,仿佛有一个温柔的女孩子,她把柔顺的短发轻轻别在耳后,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色的确良衬衫,撩起及膝的涤纶裙摆,坐在树下翻动着一本诗集,男孩挽起嬉闹时弄脏的袖口,奔跑在篮球架间,沿路溅起一串潮湿的泥点。现在,当人们提起八十年代,总会将其与“白衣飘飘”挂钩。
大学生张冯盈谈道:“‘白衣飘飘’形容的其实只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活,但是现在的人们说起八十年代总会将其与‘白衣飘飘’相挂钩。很多人在怀念八十年代的美好,怀念八十年代的青年拥有的美好品质,这样的行为或许是想从侧面对现在的社会现状进行批评。但是这样的批评又是否客观呢?对于高晓松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能看到的八十年代其实只是他们的大学生活而已。对于底层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深刻的体验。这些当时代的“天之骄子”还没有跨入社会,有的只是对于大学的认识。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活,他们并没有亲身经历,又如何断定他们所赞美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现在就不存在了。”
烟火里的文思,普众的乌托邦
八十年代是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八十年代的文艺与思想,犹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拨云见日,万物复苏,经历了长期思想封闭的大批文人学者渴望用笔杆在文字的流转飞扬中反思过去、思考当下、憧憬未来。关于过去,“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是北岛犀利又冷峻的反思;关于现在,海子用浪漫的笔触写下:“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关于未来,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淡然且坚定。“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抄写本,里面是用钢笔细致小心抄写的诗歌,我们用诗歌表达爱,感受爱,虽有些懵懂甚至还从未懂得什么是爱,却足够美好。”当时正在读大学的李先生这样回忆他们的诗歌年代,言语间显露着怀念。
八十年代的诗歌在大学中广为传唱,由此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流传方式——校园民谣。很多校园民谣都是由诗歌启发创作而来。高晓松的《白衣飘飘的年代》为纪念顾城而作,“跟大家描述一下八十年代的大学啥样,简单来说就是叫彪悍勇敢单纯温暖。女生不贪财,男生不怕死。”学生留长发穿喇叭裤手抱吉他,唱着校园民谣,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真实的八十年代
跳出八十年代,再次回望,或许更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八十年代。1976年中国结束文革,八十年代中国正从重创中走出来。这个不断被青春电影重现的年代,是青年成长的沃土,是青春飞扬的前线。
那时,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催生的新事物、带来的新机遇使青年们激情澎湃、兴致昂扬。西方的新思想、新理念通过小说、歌曲、电影等载体在青年群体间广为传播。正如北岛所形容的那样,“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八十年代是梦想与汗水交织的年代。八十年代我国提出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运动健儿们在赛场奋力拼搏,我国的体育事业不断突破,这注定是充满梦想与汗水的年代。“在我的印象里,那个年代的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都有一种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我永远都忘不了女排姑娘五连冠时全国上下沸腾的场景,那也是我第一次听闻‘女排精神’这个词,很是振奋,谁知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精神早已在血液中流淌。”李先生这样说道。
“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那白衣飘飘的年代。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你还在怀念。”已经远去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是一段真挚、淳朴的岁月。总是会有人像歌里唱的“还是走吧甩一甩头,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
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你还在怀念,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去追忆那段白衣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