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是“分享”,在生活中,分享无处不在:人们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抓起手机,下意识地点开朋友圈、微博、空间刷动态,生活中遇到或有趣或心烦的事情,会与朋友一吐为快等等。分享日常的所见所思,让别人也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或者同别人述说自己的感受,这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自从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普及后,“分享”越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在人们的生活中,以下行为频有出现:有人把自己动手术时候的照片在网上公之于众,将生活装上监控,实时转播;在聊天中,室友大聊特聊和男友的亲密故事;一位新生母亲与同事滔滔不绝地大谈分娩细节……这样“过度分享”有意义吗?别人真的愿意了解吗?这种现象是否存在社会性?
过度分享,英文中叫做“oversharing”,是指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收者分享过多不必要的私人信息的行为。
“分享”的异化
针对“过度分享”这一现象,笔者对200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其中,有9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遭遇“过度分享”,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倾听他人“过度分享”的过程中出现了疑惑,煎熬的情绪反应,有近80%的受访者因此感到不适,74%的人曾想阻止他人“过度分享”,并有76%的人认为“过度分享”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为何这种互动体验感极差的分享形式还会在当下靡然成风?
在77%受访者看来,“过度分享”往往发生在当事人一时兴起、口无遮拦的情境中。对此,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清老师认为,这是由于当事人自我意识较强,无法很好地识别气氛,对社交行为的要求并不熟悉,导致不易体察他人的感受,因此往往会充满热情地反复灌输自己的观点以获取他人的认同。
当然也会有人因为生活压力和工作焦虑,在分享中往往倾向于输出压抑内容舒缓压力。“有焦虑型依恋人格的人通常会过度分享,因为他们害怕感情上的距离,”心理治疗师朱莉·德阿泽维多·汉克斯(Julie de Azevedo Hanks)说,“他们经常用粘人的方式来应对焦虑,他们通常想要比别人更接近自己。”
“过度分享”现象同样存在于社交自卑人群之中,他们因己身安全感较低或社交能力差从而热切渴望关注,有甚者会通过出卖隐私、引入特殊话题等极端方式吸引他人的目光,彰显自我存在感,换取人际沟通的顺利进展。“信息的反馈是传播的最终环节”,评论和点赞的增加,一方面带给人们自我存在感,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次“过度分享”上膛。以这样扭曲的形式寻求关注其实反映了现今社会现况,人们无比希望能够融入于社会群体当中,却又希望保持自我的个性。正是这样的矛盾才催生了“过度分享”的行为。
霍尔·尼兹维奇在《我爱偷窥》一书中指出:“我们花越来越多的时间观赏数百万人的生活,我们还邀请陌生人研究我们生活中的私密细节。”在全景式网络社会中,“过度分享”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的社会现象。
除以上提及的有意识进行“过度分享”的人群以外,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无意识的“过度分享”。在大学心理健康教师甘泉眼里,大多数人常常会在思考不够严谨,大脑未能及时刹住车的情况下,无意识地做出“过度分享”的行为,导致私密信息被二次分享。
赠我一毫,伤我千里
诚然“过度分享”在部分人眼中是彼此信任的体现,有24.5%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开心,但绝大多数人在遭遇“过度分享”时仍感到不自在甚至是难受。此外,尽管“过度分享”有时在消除尴尬时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将“过度分享”作为建立亲密关系的社会捷径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做法。这种危险尤其体现在某些本身具有局限性的关系中,例如:雇主不应该与雇员分享个人细节,因为他们的关系涉及对雇主权威的维护,“过度分享”可能会打破这种层级划分,甚至对这些界限产生负面影响。“过度分享会造成尴尬的交流局面,并且增加对方的交往压力,反而把别人推得更远,不利于自身形成成熟的人格。”李清老师如是说道。
再者,细究下来,“过度分享”实际上是对个人信息的不重视。隐私会在一次次分享中泄露,被他人当做谈资,使得私人信息最终赤裸裸地展露在大众眼前。
在现实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信息泄露也将改变他人的评价,对于信息发布者本人来说,可能造成信誉危机,甚至进一步引起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危机。
网络上,因为“过度分享”而收获了巨大流量的人不在少数,但与此同时,这也引起了个体日常生活的大面积曝光。在YouTube平台上,一个名为@BFvsGF的账号曾经记录了一对相恋多年的情侣长达几年的日常生活,但却以这对情侣的分手而停止更新。两人对于私人生活的持续过度分享迫使他们不断寻求看似完美、令人羡慕的生活,在生活被监控之后他们日益产生了感情危机,陷入了一场关于真实与表演的挣扎中。也许最初两人只是单纯地想要分享一些生活中美好的片段,但久而久之,随着分享逐渐趋向过度、在公众场合长时间的曝光与潜在观众的关注带来的动力,都让私人生活逐渐走向被监控,让“分享”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于此期间,网络看客怀着猎奇心理和看客心理,对“过度分享”给予肯定,鼓动信息发布者泄露更多的私人信息。而在信息流通度极高的互联网当中,隐私泄露往往伴随着网络诈骗和信息贩卖,很容易对当事人造成巨大危害。
“适度”的希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王艺璇老师在《过度分享:网络中的自我表达》中写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个体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中,仍寻求既已存在的社会认同,但同时也得适应21世纪生活的难题——一个信息高度流动并以自主性为主的生活。”一个公开平台的出现,一群关系交织的人物,无论是过度分享的主体还是受众都必须把握私密与公开、适度与过度间的尺度。
或许会有人质疑,将信息“保护”得太好,会导致人际交往的空洞与不真实。其实,真实和过度分享的区别源于你的意图。布琳·布朗(Brene Brown)在《勇敢无畏》一书中总结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她说:“利用脆弱和脆弱不是一回事。如果你分享你的错误是为了帮助别人学习,你就是真实的。如果你通过分享你的艰辛来获得同情,你就是在过度分享。”《摆脱不愉快:在工作中拥抱情绪的秘密力量》的作者莉斯·福斯里(Liz Fosslien)表示:“在透露个人细节之前,经理和员工应该考虑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从别人那里听到什么。”同样人们应该考虑自己听众的立场。每个人对“过度分享”的定义不同,所能承受的信息的私密程度也不同。因此界定彼此信息接受的范围尤为重要。一言以蔽之,在过度分享和真实之间有一条清晰的界线,人们做到真诚而不越界方能保护己身隐私。
面对“过度分享”的现状,李清老师建议人们在分享私人信息的欲望过度膨胀的时候“三思而后言”,提前预想这些信息被大肆传播的后果能帮助人们闭紧嘴巴,同时训练自己反思日常行为的能力和习惯,在每次交流之后可以问一问自己是否越界?是否过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