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是一年中最盛大和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节日里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风俗习惯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团圆为目的。
年在四川
在四川,过年的气氛似乎比其它地方要早一些。立冬之后,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准备春节必备的腊肉和香肠,一些人家还会自己腌制一些猪耳朵,猪鼻子。这几天 ,街上的肉铺将会迎来一年中生意最旺盛的时候,常常挤满去做腊肉和灌香肠的人,肉摊上的肉往往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时候,肉贩们就会趁现在抬高肉价,狠狠地赚一笔。在四川人眼中,香肠和腊肉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
到了腊月二十三,各家各户便开始打扫自己的房屋。这是一次大扫除,人们不仅要清洁地板和桌面,还要打扫房屋顶上的脏东西。大家把扫帚或者鸡毛掸子绑在一根长木杆上,用它来打扫房屋顶上的蜘蛛网和灰尘,丝毫不放过房间内的任何一个小角落。
到了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便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外出工作的人们都会回家,同亲人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往往是非常丰盛的,以大鱼大肉为主,像卤猪蹄,回锅肉这些都是年夜饭上常有的大菜。大家坐在餐桌前,聊着这一年的喜怒哀乐,人们脸上总是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全家人其乐融融。除夕夜里,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拿压岁钱了,小孩摸着红包里的压岁钱,露出甜甜的笑容,总惹得大人哈哈大笑。最近几年的红包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已经不再只是大人发给小孩了。因为移动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和抢红包。不仅如此,每逢春节,许多App也会发一些大红包让网友们拼手气。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会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嗑瓜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晚上十二点,便是最热闹的时候了,人们会放烟花和鞭炮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在四川,正月初一的早上人们会吃上几个汤圆,希望自己一家团团圆圆。吃过早饭之后,人们一般都会去当地的寺庙中烧香拜佛,祈祷自己和家人能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事事顺心。除此之外,走亲访友也是四川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坐在茶馆里聊聊天,也是一种享受呢。
四川也有逛灯会的习俗,一年到头难得有这样的清闲,全家人聚在一起,去逛逛灯会,看着灯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议论着一些花灯的性状,其乐融融。
在四川,要到元宵节之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春节在人们的鞭炮声中来,又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走。
年在重庆
重庆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腊梅花。
此外,腌腊肉、灌香肠也是一大特色。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到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
过年前,重庆人都会扎堆年货市场,买一大堆年货,准备过年亲戚朋友来自家拜年的时候,作为款待客人的东西。在市场上,乡亲们见了面都互相拜早年,相互送新年祝福。
在重庆,大年初一,人们不能出门要守在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会扫走家里的财气;也不能睡午觉,重庆人称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在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到了大年初二才开始拜年,重庆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重庆人的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