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黄平平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她到电视台楼下来接我。她平易近人地冲我笑着,清新可人,就像是温柔朴实的邻家姐姐。她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皙,让你一眼看去,就知是个极坦诚易处的人。我心里的紧张放下了许多,对即将开始的采访有了信心。
带我来到她工作的安徽卫视的会客厅,她回答了我的提问。
黄平平是浙江传媒学院毕业生,现供职于安徽电视台,任安徽卫视文体中心编导。
黄平平的父母都在安徽省广电局工作,从小就在极具浓厚传媒气息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也可谓是门里出生。耳濡目染,很有艺术天分的她自小就爱好广泛,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获得许多文艺上的奖项。她说和文艺有关的东西她都很喜欢,演讲和朗诵是她最擅长的。黄平平从小在演讲方面就很有天赋,小学二年级的她就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高一的时候就是学校的电台主持。当初选择读传媒也是和她自己的爱好有关,她非常喜爱自己选择的传媒事业。
虽然黄平平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但是父母从小对她要求就非常严格,对她进行的是正统教育,他们希望她以学业为重,考取一所理想的综合类大学。所以开始她父母并不支持她唱歌跳舞,希望她能够以学习为重。但是黄平平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地显示出较强的艺术天赋以及对播音专业深深的喜欢。当她的妈妈发现她的艺术天赋后,最后还是鼓励她自由发展她的爱好。
当问起黄平平人生中有没有让她难忘的事时,她动情的说,几年前她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非常危险。当时刚工作没多久的她,一个人陪着母亲去上海看病,在决定是否动手术的那一刻,她深深感到母亲的生命与自己的紧密相连,她第一次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她也第一次意识到责任以及家庭亲人对一个人的意义。她说妈妈是全家的精神支柱,更是她的依靠,这件事算的上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件事,她也同时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在她无助困难的时候,电视台派同事专程去上海看望她和妈妈,单位领导和同事对她的关心给了她勇气和信心。以前都是母亲在照顾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现在上天终于给自己机会来回报母亲。在上海陪母亲住院的时候,黄平平住在小旅馆里,条件很艰苦,每天自己吃盒饭,却想着给母亲炖点有营养的汤补身体。当时的她第一次感到母亲对自己多年辛苦的培养没有白费,自己长大了,也可以对家庭和父母尽责任了,她的心里很甜。在母亲康复后,她和母亲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对很多以前彼此不能理解的事情都能互相包容。
和今天的我们一样,黄平平说她在浙传的日子无忧无虑,充满了色彩。大学时光里,让她最难忘的就是大一时参加学校的艺术周。刚军训完没多久,来自天南地北播音班的孩子们互相还不熟悉,黄平平同寝室的六个女生找到另一个寝室的男生们一起搭档排了一段水兵舞,尽管他们中并没有特别的文艺尖子,但是他们排练得非常认真,尽管跳的并不是十分完美,还是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肯定,经过辛苦的排练,她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得到了进入大学的第一次锻炼,通过这次表演,她坚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年轻的冲劲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完成不了了。
大一的时候,懵懂的她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还不真正地懂得怎样学习。但是到了大二,她很快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业中,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尽管平时学习就很勤奋,但是考试周中的她会比平时更加的努力。她说现在当她回忆起考试前为了获得好成绩而挑灯夜战的日子,熄灯后点着蜡烛学习,与同学一起互相提问,检查复习效果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播音专业历来是美女云集的地方。刚进入大学时的她觉得自己的身材不高,长相也不够出众,开始变得有点自卑,胆怯。大二时学校组织的五四文艺晚会改变了她,成为她在大学时最重要的转折点。在晚会的过程中,由于音响没跟上,和她一起主持的其他几个同学立刻就慌了,这时,只有她从容地走上前去继续主持。晚会结束后,张群妹老师专门找到她,称赞她做得很不错,鼓励她相信自己的实力。从那以后,她又重新找回了高中时的自信。
大学三年让她最自豪的事就是,从大二起,她连续两年都拿到了奖学金,她无愧于这三年的学习,无愧于她的大学岁月,无愧与自己的青春年华,更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在大学里,她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现场反应能力,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最喜欢的是上播音小课的时候,在课堂上既能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对播音方面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检查自己平日的学习水平。在她即将毕业的时候,正是新闻播报方式由正统的播报方式向说新闻转变的改革时期,对播报方式的研究和讨论也成了当时他们的重要生活之一。
黄平平说,她当年能考上传媒很自豪,工作后,得知母校由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升级为浙江传媒学院时,她更是感到非常高兴,她为自己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这样一所专业的传媒类院校而骄傲。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学校也要充分展示自己,发挥特长,不要有什么顾虑,张扬个性,只要有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就要把握,在不适合自己的领域也要勇于尝试,争取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她还说多参与活动对自己今后的工作都是有好处的。对于专业知识及英语的学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现代社会,人才济济,研究生毕业也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所以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大学里,一定要和同学们好好相处,珍惜大学期间的友情,同时在学校的每一刻都要学会感恩,感谢亲爱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帮助。
黄平平还说到刚毕业时她的迷茫。虽然很幸运的是,刚毕业就进入了安徽卫视工作,但是刚进电视台的时候,她主要是帮新闻专题节目配音,做出镜记者。可是由于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是播音专业,她深深的感到自己的专业没有用武之地,她苦恼过,也傍徨过,但是她也很快地调整了自己,去适应自己的工作。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当出镜记者时,没有专业的化妆和服装,她说至今看自己当时的节目时,觉得那时的自己还很青涩,完全是本色的自己。那期录制的是一期关于瓜农卖瓜难的节目,她很紧张,不知道自己应该问些什么问题,也不知道第一个问题问完后,后面的问题应该怎么问,带她的前辈鼓励她,不要担心,一遍不过,就两遍,一定要相信自己。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好,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工作经历,她对自己也有了信心,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的,她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自己成长的标志,她无愧于自己走的每一步,面对挫折,她不曾放弃。同时她也很感谢自己刚到电视台时的启蒙老师项先中,她是项老师手把手带出来的,给了她很多的帮助,在和项老师的学习中她受益匪浅。她感慨的说,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很重要,她感谢项老师能够一直鼓励她。
2003年的时候由于母亲生病,她先做了一段时间的编辑,和主持岗位脱节了,2004年由于节目改版,台里实行记者竞聘上岗,她成功竞聘上台里的记者,尽管当时的她经过工作几年的锻炼,在表达和写作方面已经可以胜任,可是由于做的是专题故事类的节目,还是感到有一些吃力,面对压力,她迎难而上。刚开始,她写稿子很慢。第一次写节目中需要20分钟的稿件,她从早上开始写一直写到晚上,中间没有休息。虽然一开始对于写稿很生涩,但是通过不断对自己加压,写不出稿子就不去吃饭,慢慢地,她得到了锻炼,写稿子也熟练起来。从她的勤奋和努力的工作中,她磨练了自己,也取得了成就感,得到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当然这也得益于她开朗、好强的性格,不服输,不轻言放弃。
工作中她不懂就问,虚心请教,尽可能的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她告诉我说,职场是很残酷的,不努力就会被淘汰,一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大学生活安排得过于轻松,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不断充实自己,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弥补自己的不足。
黄平平也给学弟学妹们提了一些建议。她说作为一个传媒人,你需要有创新力,坚韧的毅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做人的基本人格。记者是个杂家,什么都需要了解,各方面综合素质要求的比较高,所以平时就要多看些书,涉猎广泛一些。面对困难,要本着对新闻的热爱和执着的态度,在新闻的一线奔波。
要能够不断挑战自己,寻求突破,接触新事物。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要把自己当孩子看。做记者是一项很辛苦的事业,也许在你年轻的时候,凭着自己的热情,会不觉得辛苦。但是如果让你连续做几十年的记者,将会非常辛苦,所以她希望以后想做记者的同学们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职业,自己是否可以坚持下去。
黄平平最欣赏的同行是董倩,在刚毕业的时候她就很崇拜董倩,她说,董倩是个很有魅力的主持人,有深度,是自己的榜样,她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发展。黄平平说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虽然不是大学里学习的播音专业,但是自己作为播音班的学生,学过专业主持,在大学里就锻炼自己的现场应变能力,与人交谈沟通的能力。
关于就业,黄平平也给学弟学妹提了一些建议,面对就业压力大的社会形势,我们无力改变,要能够从低起点慢慢前进。她希望学校能够办一些培训班,让他们有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充电的机会,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黄平平认为理论和实践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一定要说哪个更重要的话,她说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要更重要一些。同学们应该把握机会,坚定信念,树立目标,认准了就去做。
黄平平现在是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节目的编辑,该节目在早晨六点五十到七点五十之间播出,如今已经超过北京台在同时段节目的收视率,跃居全国第一。这样的结果跟她多年来努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对黄平平的了解,可以发现她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在大学还是工作期间,她都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但是不服输的她,从没有放弃过,她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心 ,一直踏踏实实地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虚心向别人学习。相信今后的她一定会在自己的努力下创下一个又一个辉煌,书写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来源:2009暑期实践优秀校友寻踪队 徐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