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校园文化 > 新闻详情
漂泊体验与家国想象——台湾电影中饮食符号的文化建构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0      

漂泊体验与家国想象

——台湾电影中饮食符号的文化建构

12月19日下午,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主办,文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文学院工会、妇联戏文巾帼文明岗、浙江省社科联"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三有读书会承办的《漂泊体验与家国想象——台湾电影中饮食符号的文化建构》主题讲座在文学院101观影室举办。应小敏副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鲍士将,是厦门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台湾电影、文化研究,现任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讲课程为《艺术概论》《美学原理》等。

讲座开始,应小敏对在低温的天气下前来的大家表达了感谢,并为到场的观众隆重介绍了鲍士将博士。应小敏表示,希望本次凤鸣青年论坛改变以往严肃枯燥的状态,以一种全新的、鲜活有趣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鲍士将为大家解答了何为漂泊,她认为漂泊分为三个层面——空间上的移动带来的漂泊感、文化层面上身份认同困境危机带来的漂泊感、人的心里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带来的漂泊感。她讲述她将台湾电影作为研究漂泊的对象以及选择从饮食切入的原因,台湾社会经历了多重的变迁,社会历史经验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它具有兼顾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多种类型的漂泊,而不同时期类型的漂泊状态也成为了台湾电影中重要的文化呈现。

在简单的背景介绍后,鲍士将带领观众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台湾电影是如何通过饮食符号,来建构出社会中个体的无家、无根和无归属感的漂泊体验的?鲍士将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解答。

第一个是饮食与家与漂泊。她强调电影通过饮食呈现家人间的情感沟通和关系困境。她列举了《爱情万岁》《河流》(1997)等电影,认为它们都通过日常饮食琐碎与疏离的方式将个体与家人间充满隔阂的情感关系和漂泊状态构建起来。在讲述中穿插了电影的经典桥段,让观众们通过简短的视频更好地理解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是身份认同与饮食与漂泊。鲍士将向大家介绍了著名电影《黛比的幸福生活》。她表示这部电影里,印尼来的黛比虽然在台湾居住了15年,但她最爱的仍是印尼菜,而虽是印尼人却从小在台湾长大的陆星汉则爱的是台湾的盐酥鸡和刨冰。从中可以看出食物的差异成为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她总结道:“饮食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和具体的饮食行为,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景观,将故乡的地域性与民族性转换为新的文化语境中个体的记忆,在心理层面塑造出有关故乡的文化想象,这种文化想象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家园指征,更是文化本体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充满了文化想象式的空间符码和哲学所指,形构了漂泊者在离散语境中的故乡认同。”

第三个是文化记忆与饮食与漂泊。饮食文化能够将群体中的"凝聚性结构"在饮食的仪式中得以保存、传承和延续,建构出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能够将个体的存在与过去形成的文化进行维系与连接,从而在文化层面上缓解个体存在的漂泊体验。

讲座的尾声,应小敏对讲座进行评议。她高度赞赏了鲍士将讲座的完整性与趣味性,认为自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台湾电影及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她也呼吁在场的同学向鲍士将学习,在遇到选题困难的问题时,不妨从身边自己有所感悟的事物下手,深入思考得出结论。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2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聪同学发出了关于“除了移民,外省人和本省人是否同样有漂泊感”的疑问,鲍士将回答到外省人和内省人同样面临着本民族的身份认同及日本殖民所带来的身份认同的冲击的问题,同时她以电影《赛德克巴莱》为例,阐述电影中赛德克族在与日本进行殖民对抗时同样流露出的漂泊感。

本次活动使浙传学子深切了解到了台湾电影中的饮食文化与漂泊感,师生间的深入交流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此次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