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前几天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被一篇叫做《在这个从小到大躺赢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的文章刷屏了?
佛系青年还未走远,“拜锦鲤教”军队早已壮大。从席卷全国的杨超越到中国锦鲤“信小呆”再到躺赢少女,朋友圈里所有的锦鲤放在十个锅里炖怕是都放不开吧。而现实生活中,前几天学校捕鱼节,捕上来的鱼,黑色的全部被运走,而红色的鲤鱼则全部被放回了湖里。锦鲤的威力让人不得不感叹。
歌德说,迷信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我们或多或少会关注自己的幸运数字、星座运势。然而,最初的锦鲤,只是逢年过节用来图个吉利的吉祥物,现在却摇身一变在各个平台被大众转发膜拜,这一波锦鲤大军如此轰轰烈烈,定是有它不同寻常的地方。
首先,卓越的营销手段功不可没。某宝的“中国锦鲤”就是一个极其成功的案例,那一条抽锦鲤的微博动态转发量超过两百万,博主“信小呆”的账号也瞬间增长百万粉丝。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转发量意味着价值,于是商家、公众号争相学习这一营销策略,引发“锦鲤热”。《乌合之众》中,古斯塔夫提出,让一件事情变成信仰只需要三个步骤:断言、重复、传染。有如此简单而低价的营销方式,“拜锦鲤教”的兴起就更加合情合理了。
然而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心理。
2002年发表的一篇名为《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Desire for Control on Superstitious Behavior》的论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人们在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就更容易有迷信的行为。在压力之下,人们对生活的掌控感降低,而为了重获自己的控制权,人们就容易以迷信的方式,例如求菩萨、转锦鲤力图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全球都面临着巨大的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年代,也是一个给青年人带来无限可能的时代。若我们只因灯光太过耀眼就选择逃避,放弃这广阔的舞台,转而去转锦鲤来麻痹陶醉,等到一切幻想成为泡沫、青春散场之时,就追悔莫及了。习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到:“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本该“大鹏展翅”的年纪,就不能选择“烈士暮年”。世界上一共能有几个信小呆?努力奋进并不一定能够彻底改变你的命运,但却能让你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未来如何,全靠自己。
如果生活让你感受到了压力,不要只顾转发锦鲤,将焦虑转化为动力鞭策自己去努力。少壮之时努努力,也许多年后你就成为了那条被人人艳羡转发的锦鲤,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