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校园文化 > 新闻详情
三尺讲坛 浙传情怀
——浙传举行“课程思政”明信片书写赠递活动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8-01-08      

1月5日上午,浙江传媒学院下沙校区传媒大道以及桐乡校区食堂一楼门口处同时开展了“课程思政”明信片书写赠递活动。此次活动发动我校学生书写明信片送给一位在校老师,再由工作人员进行回收,派发至相应老师手中。旨在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导向,加强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宣传,营造崇教乐教、教学相长、师生共济的浓厚校园氛围。活动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主办,设计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承办。

时值中午,在传媒大道上经过的同学们纷纷来到摊位前,领取并书写明信片。四摄氏度的阴天,同学们手冻得通红僵硬,卡片上的字失去了往日灵动,却不减字里行间爱的重量。动画学院陈璐璐同学在写明信片时即兴作画陪衬,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给喜欢的老师说想说的话;新闻学院吴莎琪同学早有准备,将提前写好的卡纸粘贴在明信片上向老师送去祝福;电子信息学院的严晨宇同学当场敲代码,用程序员的姿态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而在桐乡校区的食堂门口,来自设计艺术学院的同学们早早就支起了长桌,摆放上了精心准备的明信片,邀请过往的同学们填写。即使座位不够,许多同学仍站着写下了自己对老师真诚的祝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喜欢你,用你的逻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我们深邃的知识”“因为你,开始喜欢英语,祝老师新年快乐,一切顺利”……许许多多书写着温馨祝福的精致的明信片将要送到老师们手中,在新年之际向他们传递浙传的温暖。

考虑到一些同学偏内敛的性格特点,此次明信片活动还可以匿名留言,表达自己的祝福。在这些匿名寄语里,同学们有的赞美老师讲课有吸引力,有的坦言对老师课堂的喜爱。还有许多的绰号、俏皮话、新年问候、课堂反馈等,更是拉近了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本次活动中使用的每一张明信片都可谓是“大制作”。作为活动的承办方之一,设计艺术学院早在今年12月初便开始进行相关稿件的征集、选取工作,经过近一月的后期加工才最终定稿,制作成33款极具浙传特色的明信片。“这次我们一共做了340张明信片,每一张绘画或摄影作品都是浙传学生的原创。”桐乡现场,工作人员16级环境艺术专业的林颖琪告诉记者。

卡片背后印着的是我校同学们近期优秀的摄影作品和手绘作品。其聚焦的都是浙传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下沙的图书馆、彩虹楼、演播大楼,桐乡的思镜湖、图书馆、小剧场等。图片下方,还摘抄了有关尊师敬师的语录,其大部分选自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希望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感恩的平台,同时以投递明信片的方式记录师生间的美好回忆。”活动负责人李林青老师说。

教务处处长肖国飞、副处长张雷来到下沙活动现场,被同学们的热情所感染。张雷说:“这次活动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这么冷的天还有这么多同学参与进来,相信收到祝福的老师会感到很幸福。”

“这几天大家都在忙着发红包、发新年祝福,但是很少有给老师新年祝福的,我感觉这个活动很好,让大家能够不忘老师对我们的恩情。”桐乡文创学院17级的柏广阔在写完明信片后向记者说道。

风还继续吹着,写好文字的明信片已积累了不少。记者离开时,还有许多同学们仍聚在两个校区的活动现场继续书写祝福。这些明信片将会在整理之后由工作人员送至被赠老师的手中,传递冬日的温暖。相信经过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变的更加融洽,更加紧密,从而推动我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工作更上一层楼。同时,尊师重教的传统也将在这里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扬下去。

文章记者 严晨宇 赵景峰 魏智豪 戴子涵 图片作者:刘亮宇 李晨亮 马雅诺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