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戏梦花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本着重拾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初衷,开始了他们为期六天的花鼓戏寻根之旅。小组成员大多由湖南人组成,湖南花鼓戏涵盖范围很广,其中以长沙发展最为坚实,所以他们将实践地点定为位于长沙的湖南省花鼓剧院。本次社会实践他们想为湖南文化的名片——花鼓戏拍摄一部人文纪录片。
“几乎每个湖南人都熟悉刘海哥‘(哎),我的妻(啊),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咯。’这样的曲调,花鼓戏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虽未见其貌,却悉其音,老少闻之便会,这就是花鼓戏的接地气。”队长罗雅玲说道。刚决定选题时,团队了解花鼓戏并不多,于是大家去搜集、调查、采访了足一个月,深入了解花鼓戏。实践团队从一次次答辩,一次次总结,一天天烈日下的拍摄,到成员分批踩点,发掘故事,确定主人公,这一切让他们从剧院的客人变成了剧院的好朋友。
“我们这个职业,它需要的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的锻炼,用俗话来说,三天不练就手生了,三天不唱,嗓子就不嘹亮了。”省级花鼓戏保护传承人贺艾芸说。现年69岁的贺艾芸和花鼓戏结缘已经有六十多年,自小被招进花鼓戏团,就再也离不开花鼓戏。在那个信息较为闭塞的年代,没有专业、系统的课程培训,所有的专业训练都是通过戏团里的老师带领进行,学习条件十分差,但贺艾芸依旧坚持了下来。如今国家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给了花鼓戏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对于花鼓戏从业者而言,也是鼓舞人心的。在贺艾芸身上,团队成员们看到了老一辈花鼓戏工作者身上的傲人风骨,那是在花鼓戏文化中浸润了一辈子后所历练出来的品性。
小组成员在发掘花鼓戏演员学艺故事的同时,深入探讨了花鼓戏加入现代元素的话剧式改良对戏曲本身的影响、花鼓戏观众老年化趋向、如何留住戏曲人才与国家基金投入的关系以及戏曲人本身对花鼓戏的保护与创新等问题。戏校是戏曲人才成长的摇篮,戏校的教学质量是戏曲人才质量的保证,谈到戏曲人才的培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言简意赅:“戏曲人才问题的‘根儿’就在戏校!”他认为戏校教育可以适当回归传统。从前的戏校学习十分艰苦,即使是寒暑假期间也只能休息半天,另外半天仍要返校练功,而如今的戏校似乎渐与普通学校趋同,学生放假休息实践多而集中练功时间少,这对于出戏曲人才有些不利。在教学方法上戏曲教育一定要注重口传身授的方式。口传身授是一个字、一个动作慢慢地教,只有老师教得细致,学生才能记得牢、学得深。戏校不同于普通院校之处,还在于对学生须做到因材施教。这就需要老师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来判断和指导,所以戏曲教学应重在考察教师的实践经验,而不仅仅是发表论文和专著作为考察依据。
现如今的花鼓戏创作,细腻婉转的曲调,不紧不慢的唱词这些“老年化”的元素较多,使得年轻人很难接近,能够到剧场去观看演出的人,大多是老年人和中年人,年轻人寥寥无几。目前花鼓戏创作的当务之急是在其中加入“少年化元素”,这才能使花鼓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花鼓戏的表演内容方面应该“守其宗,得其变。”传统剧目所说的生活琐事已经不能引起太大反响,利用社会时事进行创作,将时代元素注入花鼓戏,有新意同时对人们也有教化作用。在演出形式方面,花鼓戏演出要从剧院中“走出来”,多办“进社区”、“进农村”的活动,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长沙市花鼓戏中心一直在为花鼓戏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付出努力,在长沙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市花”近年演出质量日益提高,尤其是传统剧目方面,深受观众的喜爱。为了弘扬湖湘文化,推广长沙花鼓戏,创新花鼓戏传播方式,“市花”在今年8月3日至4日拍摄了两部花鼓戏VR,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花鼓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湖南民俗文化的瑰宝。此次浙传学子的湖南之行圆满结束,但与花鼓戏的缘分仍将继续。花鼓戏会被保护和继续传承下去,花鼓戏的声音必会国家的舞台唱响,在世界的舞台唱响。
文章作者:万俊丰 编辑者:黄田心 王楠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