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文艺园地 > 新闻详情
天府古戏园:繁华都市夹缝里的古色戏腔
——探访成都梅花川剧团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8-09-02      

川音拾遗暑期实践团队第一次来到梅花川剧团的时候,戏园正在进行川剧儿童专场的演出。

这场演出是剧团的周末巡演,儿童专场与剧团平时表演的传统川剧剧目不同,受众主要是3至12岁的孩子。说是川剧表演,但其中属于川剧的内容只有《滚灯》、变脸、喷火,其余还有杂技、魔术、小丑表演等。这些表演极具视觉效果,很能吸引小朋友的目光,演员们时而与台下进行互动,现场气氛也是很是活跃。

1497A

15B3A

(图为儿童专场结束后,小朋友们与演员合影)

梅花川剧团的驻扎地在成都市成华区望平路的香香巷,名曰“天府古戏园”。剧团坐落于锦江之畔,地理位置其实不错,离春熙路、太古里这些商业区很近,也算是个热闹的位置。但戏园却隐匿在窄小的香香巷中,仅有一条楼梯可以通向位于二楼的戏园。巷子口和楼梯口摆放着两块简单的小黑板,上书近日演出的剧目。

胡雪梅是梅花川剧团的团长,同时也是演员,一般出演刀马旦。剧团自创办以来已上演过超一万台川剧,胡雪梅老师接手戏园九年里,演员们来来去去,目前还有十二名,并且年纪都偏大,仅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演员,在剧团负责演花脸。

演员的工资很低,一天四五十元,一个月一千多,在知道这一点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震惊。而在梅花川剧团看一场表演只要10元,并且可以享受免费茶水,月票座则更加实惠。胡雪梅老师提到戏票价格时也表示无奈,民营川剧团经营自负盈亏,他们也因剧团收入太少而提过票价,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同行间的票价竞争使他们不得不卖价格更低的戏票。

相较于剧团的收入状况,演员们付出的辛苦更让人叹息。剧团大多数演员是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学习川剧表演的,数十年的努力才让他们有如今娴熟的技巧和本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化妆间很小,摆满了演出用的戏服和道具,化妆桌上不仅有各式油彩,还有藿香正气水,经过了解得知,演员们即使在夏天也要穿厚重的戏服进行表演,藿香正气水是为了防止中暑。

12F7B

胡雪梅老师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靠川剧只有饿死”。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大多给了官方剧团,像他们这样的民营川剧团的生存是极艰难的,梅花川剧团常常入不敷出,甚至戏园的房租还是一位喜欢川剧的企业家私人赞助的。

演员们为了生活也会接一些外快,胡雪梅老师的儿子就是如此,在结束剧团的表演后赶赴宽窄巷子,表演《滚灯》、变脸。但胡雪梅老师表示,那些都不能算传统的川剧了,只是在旅游景区进行的商演罢了。

D3C1

(图为川剧表演中的《滚灯》)

团队第二次来到梅花川剧团时,完整地观看了一下午的传统川剧。果然不是前一次的类似杂技的表演了,川剧就像是其他的戏种一样,有唱腔,有歌词,有丝竹管弦的伴奏,当天下午还有一场川版《梁祝》,与越剧的吴侬软语相比,川剧的方言唱词带着四川的“辣”味儿,别有风情。

CE9A1

一个下午,《访白》《三跑山》《双官诰》《送别》四场戏。台下几乎全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年轻些的也有五六十岁。

5EECE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为了川剧能继续在现代社会传承下去,也为了戏园能支撑下去,剧团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川剧儿童专场就是他们的创新改革之一。

廖晓建,梅花川剧团的演员之一,他说,“演折子戏的时候小孩子就满场乱跑……只能尽量把川剧唱的部分浓缩,再加上变脸、《滚灯》、杂技、手影等内容”。儿童专场起初从两个微信亲子群发展成现在的周末定期表演,在锦江剧场也有场次。儿童专场成效不错,不少家长在周末带着孩子前来观看表演。剧团也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传统川剧。

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传统艺术在现代受到的关注并不算多,观众日趋减少,传承环境也不尽人意。但总有一群热衷于传统川剧的人,在空间并不大的戏园子里,拿着与付出的努力并不相符的报酬演着戏。

19D8E

梅花川剧团入口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活着,为自己;唱着,为观众。”这是他们对生活和对川剧的态度,只要台下还有一人,台上的他们就不会停下。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