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落入凡间的天使,艾米莉·布朗生命中的天使蜕变,从戴安娜王妃的车祸开始。在此之前,她一直是被退役的军医父亲诊断为心律不齐,罹患心脏病而休学的懵懂女生。一则新闻和一颗玻璃球瓶盖改变她随之而来的人生。
影片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安排艾米莉在看到戴妃车祸的新闻之后,再用玻璃球来敲开她的蜕变之门,这是让我感到巧妙和新奇之处。总觉得他想要表达在一个天使陨落之后,又有另一个天使随之诞生。《天使爱美丽》是一部法国电影,法国人对于戴妃也是有着同于英国人一样的爱戴之心,再加上戴妃是在法国罹难这一层关系。想必戴妃在皮埃尔的心目中是一个热衷于慈善事业,优雅高贵得仿若天使般的皇妃。她的死也许是皮埃尔心中的一个遗憾,选择她那样一个传奇的女性来开启艾米莉非同一般的生活,别具韵味,也添上了一份神奇的色彩。玻璃球,是童年孩子爱把玩和收藏的东西,就如后来多米尼克·柏都多回忆中的那样。孩提时代的玩物像被磁铁吸引般碰撞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暗格,还有童年绮丽的记忆。
锈迹斑斑的旧铁盒,泛黄的旧照片,零散的旧玩具,艾米莉用手抹去盒上的灰尘,也抹开一段早已淡去的童年。导演皮埃尔安排柏都多在电话亭看到他的童年珍藏,将镜头从电话亭的一角俯拍,使空间压缩,局限的空间加剧他不明所以产生的紧张感,观众似乎都能听到柏都多局促的呼吸。当艾米莉看到因忆起童年时光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柏都多时,她的天使历程由此开始。
其实,从艾米莉让柏都多拿到那个铁盒的方式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充满着童趣的女生。导演喜欢用特写镜头,也许这是细腻的法国电影的特点,把细节刻画得具体而精致。特别是对艾米莉的脸部特写,奥黛丽·塔图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能将艾米莉的精灵气质展露无遗。从中映出的是孩童的狡黠,青春的灵动和初恋的青涩。
对于一直盛气凌人的水果店老板,艾米莉孩子般淘气的恶作剧,将拖鞋的码数换小,将门把调换位置,在酒中撒盐……这一切都让水果店老板变得疑神疑鬼而精神衰弱;对于没有体会过生活色彩的盲爷爷,艾米莉搀扶着他快速走过一条街,并生动简练地将途中的精彩描绘给他,让他停留在艾米莉松开他的地方却仍徜徉在幻想中;对于拾到尼诺遗失的相册,她不肯露面,只是让尼诺在她精心设计的方案里寻着她的既定的轨迹自己找到相册。她像纯真的孩子爱捣乱,会见义勇为,喜欢完捉迷藏的游戏。而她呢?只是睁着她的大眼,里头闪动着精灵般俏皮的色彩。就如她习惯性的收集小石头,遇到水面的时候用来打水漂,一次次做着帮助别人的事情。而她,却只是一个孤独的孩子而已。
总觉得这是一部充满着童真色彩的电影,女主角是个散发着温暖童稚气息的天使。可是,我还看到这部影片里的人几乎都被另一个词笼盖住,孤独。孤独的艾米莉父亲,孤独的玻璃先生,孤独的尼诺,孤独的艾米莉……艾米莉的父亲独自守着他那个封闭的庄园,不愿踏出一步;玻璃先生因为奇怪的病而与世隔绝,他看似对一切不感兴趣,却在偷窥着街道里、民居内别人的生活,执着于自己应该把吃苹果的女孩再画得真实点;尼诺在城市各个大头贴快照区,搜集别人扔掉的照片集成相册,他渴望从中了解到别人喜怒哀乐;艾米莉很早失去母亲,父亲又是一个孤僻乖张的人,她没有上过学,事实上她一直都是一个人,某种层面讲,她是在靠着不断帮助别人来填充自己生活的空白。
这是导演要叙述的一种生活:人们孤寂的忙碌着,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却在独处的时候,无法修补自己的虚弱无力。这时,如孩子般简单顽皮的游戏,会让你感到舒适放松。所以,艾米莉给父亲制造了小矮人出游的恶作剧,给玻璃先生录下一卷卷外面世界的影带,帮尼诺找到那个快照区的神秘人……她自己呢?谢谢玻璃先生的话:“敲开你的幸福之门,如果你错过机会,随着时间飞逝,你的心也会枯竭干涸,最终如玻璃般易碎。”终于,艾米莉的父亲坐上了出游的汽车,玻璃先生拉开窗帘,不再执着于完善修饰苹果少女的嘴,艾米莉和尼诺有了美满的结局。童真是孤独最好的淡化剂,这是导演告诉我们的。
正因此,全片的色彩基调还是暖色。为了营造童话般的意境,影片运用了鲜嫩饱和的色泽,好像童年精美的盒中色彩缤纷的糖果,散发着香甜诱人的气味。大量出现以绿色为基调的镜头,让人在清爽中也感受到着蓄势勃发的生机。而片中不时穿插的钢琴、手风琴、小提琴背景音乐,像童年里跳耀着的清新、和谐的音符。尤其在最后一幕,艾米莉坐在尼诺的机车后,搂着他,穿梭在巴黎安谧雅致的街道。皮埃尔是用常速镜头与快镜头穿插衔接,悠扬的手风琴配乐好像他们耳边吹过的风,轻灵,畅快,还调皮的撩起两人的发丝。以这样一种玩耍嬉闹似的方式,结束了这部点缀着淡淡孤独,散发着童年的幽香的电影。
《天使爱美丽》不但让人反璞归真,涌现儿时记忆,也让人重新相信人性深层最初的美好圣洁,产生帮助孤独的人找回儿时记忆的冲动。影片的结尾,一切孤独的人都不再孤独,他们不再只是寂寞单调的生活在童年糖果盒一般,斑斓浮华的城市里,而是被童年记忆温暖过的,幸福的人。
(作者:李皓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