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文艺园地 > 新闻详情
宿命与轮回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09-11-23      

  以笔者的观影经历,悬疑片通常带给人的是冷汗涔涔以及恍然大悟的体验,我们也就可以认为它是介于恐怖和推理题材之间作关于时间空间心理讨论的电影类型。但并非所有悬疑电影都能这样一言概之,电影技术和理论不断作出新的突破,随之而来的则是关于电影影片类型的革新。
  希区柯克开创了惊悚文艺类影片(the thriller genre)这一新奇的电影类型。他擅长用恐怖片的拍摄手法拍摄美好的爱情,而将爱情文艺片拍得有如恐怖片一样悬念迭出。这也就是惊悚文艺类电影的最外露特征。作为一代悬疑大师开创的经典流派,后世同类型影片中的经典无疑可以算上这一部《双面的薇若妮卡》。
  双面的薇若妮卡是一部很难定义的电影,凭借着波兰导演奇士劳斯基的名头和缓缓流动般的叙事镜头,这部影片大可以在文艺片喜好者中间找到相当多的拥趸,单以影片末尾处那个备二择一的人偶师的独白而论,我们又陷入了对一切事情发生缘由的迷惘。无然而论我们作怎样的争论,却有着相同的结论:这些影像和影像之间的联系如此神秘以至于直到最后一刻观众也没有捋清影片的叙述。
  而这样一部带着莫名神秘色彩的影片其实讲述的是她们身处波兰和法国两个不同国家,却完全相同拥有音乐天赋的女孩,她们性格迥异却有一种神秘的心电感应,法国的薇若妮卡向父亲喃喃低语:“我感觉我并不是孤独的一个人”,尤其当波兰的薇若妮卡因心脏病死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而真正将她们俩连系到一起的是一名叫亚历山大的人偶师,他出于似乎试验和试炼的目的,这个首先认识到这世上的薇若妮卡有两个的人接近法国的薇若妮卡,并在机缘巧合中使她爱上他。真正使人感到迷惑或者说不安的是人偶师意有所指的解释人偶的准备工作,任何一个角色都追被有同样的两个人偶,以防止其中任何一个意外出错,而剩下的一个则是唯一参赛者和胜利者。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会有Dejavu的感受,既视感,一切似曾相识。法国的薇若妮卡因为心电感应而在寻找波兰的薇若妮卡的途中产生既视感的感受,而我们的既视感在于这部电影中众多表现手法以及情感体悟的似曾相识:两个相似生命轨迹的人,一个死去,另一个寻找,寻找死去人的生存印迹,在寻找中迷失,在迷失中抉择,孤独、寂寞、死亡、生命……尘归尘,土归土。但活着的证据还存在,存在于另一个延续自己生命的人心里。
  “你说冥冥之中会不会有另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单的?”一模一样的两个薇若妮卡各自进行自己的生活,唯一的交集在于那张彼此错身的照片,她们的联系穿越生死和时空,最终,在错过和迷失的轮回中让其中一个的死亡停止了这一切。
    火车缓慢前行,阳光透过玻璃窗温和的弥漫进来,金黄色优雅的色调,她靠在窗边,轻托圆润的玻璃球,所有的景物透过玻璃球同样缓缓移动,有种眩晕的错感,让一切规整的事情挤压,变化,在一颗水晶球上折射最美丽的光线。继而突然感觉内心隐隐的一点感应,方才的所见也都折射成过往与曾经。
  这是一场提线木偶的舞台剧,一侧灰黯,一侧光鲜,舞起,美丽的木偶,踮起的脚尖,黑白的纱裙,翩跹的舞蹈,落地,曲毕,人散。木偶发觉方才的美好景象只是光影变幻中的虚影,一个终于不支木偶倒地,另一个被人偶师小心收起,整理好纱裙装束,准备下一场的演出。这也就是双面的薇若妮卡的魅力所在:提线木偶操纵在导演手中,你只能看见导演展现在舞台上的演出。
  世界上相同的两个薇若妮卡因为最初的选择不同而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死亡,一个相亲相爱,而谁又说这一切不是必然?仿佛一双人偶师的手,导致最终的死亡和相爱,这样大概又会被贴标签成为是宿命论者的论调了吧。
  与之相似,轮回与命运的拷问也是蝴蝶效应不二的主题。
  电影蝴蝶效应则是一个两个小时的超大谜题。一切故事的进展都在未知和设想上铺设开来,道路隐逸在黯淡未知的未来。
  埃文·泰瑞博(艾什顿·库奇饰)从小时候开始就会有不断记忆忽然缺失的“怪病”,因此,他的心理医生要求他记日记以治疗他的记忆缺失。他从七岁一直记到他上了大学。机缘巧合,埃文忽然发现自己可以通过一直搁在床下那些写着当年记录的笔记本回到过去,进入自己当年的身体,以改写历史,以为这样就可以治愈他受伤的记忆,让他和所爱的人们能从此之后幸福生活。他制定出无懈可击计划,执行起来也小心翼翼。但等他一旦回到现实,却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失惨重的改变,而他最亲密的那些朋友的生活已经南辕北辙。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埃文只好一次次的回到过去,但每次总有些小事件在他不注意时层出不穷地发生,之后一连串连锁反应,到底让他和他朋友们的生活更加彻头彻尾的改变。
  “别担心,妈妈,你不会再痛了,我会把它修复好的。”埃文利用他的日记似乎扮演了一个上帝的角色,一次次的修复,改善,却发现最终一切变的更糟糕:女友不再属于自己,残缺的四肢,癌症末期的母亲。然后,一次次的回到一切的开始,观众这时才明白,那些埃文年少是缺失的记忆实际上是他的意识占据了年少时的自己之后的自然结果。而主人公一次次回到过去的意识,埃文对于年少所经历的一切的表现出的老成自在的态度,对于观众来说是相当新奇的体验,只有观众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颇以为意。而随后,观众会发现自己被导演愚弄了,因为,与埃文一道体验回归一切的我们发觉,这一切徒劳无益,命运已被排演好,总要有人不得善终,年少的伙伴或者是自己以及亲人。这样的抉择残酷到令人窒息。
  导演似乎有相当强烈意愿表现主人公的自我毁灭,埃文在一次次穿越中满面血污,他的大脑在一次次穿越时间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修复性的永久损伤,影片的结尾更是以埃文在母亲肚子中有意识的自我窒息来实现一切的完结。这一切增加了电影的悲剧色彩以及震撼效果。现实有多残酷,埃文不会再经历,而没有埃文参与的未来,一切都有了正常的运行秩序。我们不由产生这样的错觉:导演并不想要他的男主角生存。就像那个吉普赛巫师所说的那样:你不属于这个世界。埃文的死亡是导演和命运联手的一桩谋杀。 
  “如果任何人找到这个,那表示我的计划不起作用,并且我已经死了,如果我能以某种方式回到这一切的开始,我应该可以拯救她。”
    人问:何以自救?上帝默然不语。   
    
注:
混沌理论'蝴蝶效应':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Lorenz)于1960年代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他说,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洛伦芝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作者:08电编 翟婷婷)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