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文艺园地 > 新闻详情
谁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7-03-28      

  我有个室友常在我们聊天时开我的玩笑,他会一脸一本正经地对着我说:“要不是我九月九号那天......”在被这样调侃了十多次之后,他那几句话最后的“收留你”三个字基本上会被我笑着吼回去,我每次都装作这样的饭后谈资是无关紧要的,或许这就只是他在表达友好,相互熟悉的室友间难免无情互黑。

  然而,抛开所有谈笑的成分,那句话背后的纠缠着的心结也只有我感受最深。“九月九号”就是我第一天上大学的日子,“要不是我.....收留你。”就是我那位室友给予我的陪伴。距离那一天已经过去五百多天了,他之所以仍然在我耳边嚼老梗,我想问题还在于我。

  2015年9月9号,我走进浙传,横亘在桐乡校区上方的天空没有一点云,极目远眺,空气出奇得干净通透。吃过午饭,我和父母三人简单地熟悉了一下校园,看了看自己的学院楼,在当时还叫不出名字的湖边走了走,大小杂事一一落实之后,我就带着爸妈走到校门口,满眼的私家车和大一新生,我们三个在马路边站了一会儿,没说话,我就静静的盯着他们俩,他们呢就漫不经心地碎碎念着,车多人多呀,学校食堂真便宜呀,寝室在三楼还是挺好的呀云云。

  最后我妈开了口:“我们走了啊……照顾好自己……有事打电话……”

  我好像脑子开小差,光顾着看人了,没怎么听清。

  我妈:“怎么啦?栋辉!我们走了啊!”

  本不需要反应时间的回应,我却隔了几秒才喊:“嗯嗯……好的……那……拜拜……我知道了你们别担心……”

我当时在刻意拖时间,因为我真的还没有准备好,独自一人,远离父母,解除依赖,开始这般陌生的生活。我还是个幼稚的孩子,内心脆弱,勇气初生,来上大学就像做了一场梦。

  之后我就径直回到寝室,情绪里带着不知所措,盘腿坐在自己的床上看着灰黑的地板发呆,新铺的凉席比家里的凉上不少。

  之后到的室友开始整理生活用品,我就盯着他看,同时确保他不会发现,我慢慢感到不自在,我开不了口问候,我甚至还在担心晚上的自我介绍。胆小、自卑、无助,在别人看来我就像一个不好相处的社交恐惧者。尴尬的不是初见本身,而是由我散发出的气息。

  我就那样像等待着某种召唤一样,盘腿坐在自己的床上,不知道接下来我该去做什么,并为这样的自己感到恐慌。

  “收留我”的那位室友是我的对立面,我看到的他永远是一道充满希望的光,一身正能量,而所谓“收留我”意思大概就是帮助我独立,带我成长。他到现在还会提起开学第一天的我,就是一个呆呆傻傻的,一声不吭的人,没有他应该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人和人之间总会相互影响,他的陪伴修补了很多我性格上原有的缺陷,我想如果光亮和黑暗同时存在,那必定会有一道光能软化屏障,继而取代一道黑暗。

  我比他高一个头,却不及他成熟,虽然这两者并没有任何联系,但我总觉得显得讽刺。我们聊过各自的父母,各自的家乡,各自的童年,各自的难忘的经历。他是典型的狮子座性格,精力充沛、乐观开朗、善于社交,总之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人。而我,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疲于社交,看上去我和他就是性格指标朝着相反方向移动的两个人。不过,大概恰恰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如正负相吸一般成为了朋友,分享共同的笑点、讨论共同的爱好、一起消解共同的喜怒哀乐。

  友谊中当然也不乏争吵和冷战,一个人再圆滑也难免失手,暴露性格缺陷,我没资格评判他,我自己就已经够糟糕的了

  他曾经说我这个人太敏感、太纠结、优柔寡断、做事总爱后悔……我往往在脸上挤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回应他,“不好意思”里有对他的看法的接受和对他的些许歉意,也有对自己人格缺点的审视和无可奈何。我也不断地在告诉自己,我要走出舒适圈,我要做出一些改变,不只是身边的人,我自己也深受其苦。

  谁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内心更强大,做事更果敢、待人更睿智。我还记得前不久,吃完晚饭,我回宿舍呆坐在桌子前,眼前是大把的空闲时间,我不知道接下去做什么好,简直就像初入大学一般,那是一种溢满焦虑和恐慌的无措感。

  直到现在,我已经21岁了,我自觉我是个社交苦手,不善言别人爱听的话,也不懂得察言观色。我有一大爱好就是独处,独处使我恢复能量,精神世界看上去远比客观世界来得温和友善,到头来我发现自己不断地在逃避成长,拒绝走向成熟所要付出的代价。没有人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在这过程中也没有人不会感受到任何痛苦,敞开心扉,拥抱世界,经历苦难,那个更好的自己会和我不期而遇的。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