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华策电影学院承办的“人生如戏,悲喜谁知——《追月》放映交流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华影楼小剧场成功举办,邀请的映后嘉宾为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导演乔梁,第26届金鸡奖最佳女主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何赛飞以及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浙传华策电影学院特聘教授闾汉彪。
《追月》改编自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艾伟小说《过往》,讲述了越剧名伶戚老师年轻时曾因丈夫写得一出《追月》红极一时,年纪渐长后因病重返家乡渴望与家人团聚,重新修复这些年产生的嫌隙,但大儿子秋生始终无法原谅她,小儿子夏生也难以与她亲近,一个突发事件让一切都真相大白的故事。
影片播放完毕后,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三位嘉宾出场与大家进行映后交流。主持人韩程向导演提问:“如何想到对影片做舞台化处理?”导演笑说这一部“小文艺片”的预算不高,因为要抢夏天的戏,为了节省时间自己做了编剧,这部影片的回忆部分较多,如果不断换演员不现实,戚老师正是一个在舞台上的角色。在这些导演的突发奇想下,人生入戏、戏如人生,舞台化的处理刚好展现了亦真亦假的效果。
韩程对主演何赛飞就戏曲表演和影视表演的不同经历,问到如何让演员作出调整。何赛飞回答说到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演员只是站在电影艺术呈现的最前端,在《追月》中,电影表演与戏曲表演有贯通的部分,也有单独呈现的部分。何赛飞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具魅力的,而如何让戏曲融入电影表演则是关键。《追月》团队采取了“戏中戏”的结构,让戏曲表演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而何赛飞也并没有完全将电影和戏曲单纯分割开来,而是在拍摄中利用戏曲的韵律、节奏的呈现将越剧的表演形式渗透到电影表演当中。
何赛飞表示曾经在接这部戏时有过犹豫,而导演在看小说初期构思时,脑海里所浮现出又懂越剧又懂影视表演的演员,非何赛飞莫属。在通过沟通后,何赛飞在导演勘景时又表示出拒绝,她说是因为她懂戚老师,这个角色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同的,也表示演员是用身体、用灵魂去塑造角色的,让一个复杂的角色驻足在身上无疑是一种痛苦,但又被导演的诚心打动、更觉得作为演员要珍惜遇到一个好的角色,何赛飞在和乔梁导演通过长达5个小时的交流之后决定出演戚老师这个角色。何赛飞谦虚地说这部电影是“戏保人”,原著本身就很出彩,导演也做了大量的准备,才呈现出这么一个好作品。闾汉彪也说,何老师演戏是全身心地去付出,表演最重要的就是真诚,这个作品的优秀离不开她真诚敬业的表演。
乔梁在电影剧本的改编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原著小说是以秋生的视角讲述,而在电影剧本中导演是以夏生的视角去讲述故事,在结构上采用了“剥洋葱”的方式,将真相一层一层地揭开,展现在观众眼前。乔梁表示曾有同学质疑戚老师下药的情节,这是极不懂人性的,他的回答是“无论是做编导还是做演员,一定要懂人”同时表示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女主角大都是完美的,而戚老师恰恰不是,正是因为戚老师的不完美让她有了人性,让这个人物更加丰富。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都积极地向三位老师求教。有位23影制班的同学表达了她的疑惑:在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现在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时代元素是如何处理的。导演乔梁回答拍摄是在一个有江南韵味的小镇上,有刻意回避现代建筑,在道具的使用上,例如手机等都有做年代化调整。表演系的同学提问何赛飞老师对于中年演员转型和演员拍戏的看法时,何赛飞提到她有做很多尝试,话剧、电影、电视剧都有接触,她表示作为演员要多学习,艺多不压身,多学才有机会。21导演班的同学向导演请教关于电影删减情况,乔梁回答到电影审核制度虽然严厉,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旧涌现了非常多的好电影,我们不应该去抱怨审核,更应该反省自己影片的问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呈现更好的画面。
交流结束后,三位主创走下舞台与同学们进行大合影,何赛飞热情地呼吁“孩子们,世界是你们的”以示对同学们的期待与祝福,期待同学们的灿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