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纪录片如何讲好故事的开场——华策电影学院举行“主旋律电影系列讲座”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21      

10月18日下午2点,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华策电影学院电影制作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联合承办的“记录片如何讲好故事的开场”主题讲座在桐乡校区教学楼117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张潇方曾在法国普瓦捷大学CREADOC纪录片研究所学习,先后担任浙江卫视《亚妮专访》节目编导、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编导、法国纪录片《sur lestraes du cinemaforain》录音助理和灯光助理、凤凰卫视欧洲新闻中新巴黎记者站记者和节目编导等。现任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教师,是浙江省首批新光计划纪录片导演。

讲座伊始,张潇方让同学们带着“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抓住观众,制作一个有吸引力的纪录片开场”的思考,观看了纪念建党百年纪录片《红色气质》。纪录片在出生于建党之际的老人——瞿独伊的独白中开场,瞿独伊说:“我不知道儒雅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一个是我的父亲。”影片用区别于传统模式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以一名女儿的视角,回忆了革命先烈的父亲的一生,并由此延伸至更多的革命先烈,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伟大之处。张潇方认为,以学生视角去考虑老生常谈的主题,只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角度,就能做出精彩的纪录片开场。“当你有一个好的创意,就能在不长树林的荒漠中种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草原。

紧接着,张潇方以阿兹海默症患者纪录片《被遗忘的时光》,深入讲解了如何有效运用素材,“纪录片的素材多,但每个片段具备的点不同,要讲好纪录片的开场,就要选取片段中需要的角度,开启全片。如此,即使在影片中重复了素材,也会传递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谈到李柯勇执导的的洪灾纪录片《拔一条河》时,张潇方指出李柯勇导演交代故事背景的方法的高明之处——运用穿插剪辑,将拔河比赛和洪灾现场的画面有机结合。影片里,拔河中的绳与洪灾中的救生绳对应,转化了拔河的士气,来鼓舞紧攥救生绳存活下来的人;拔河时队员们如雷贯耳的“杀”声,灾难中的洪水侵袭声,被导演有机结合起来,为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直接破题,鼓舞人心、让人们对生活重燃希望。张潇方说到:“拍摄作品要有侧重,一个高级的纪录片不需要太多的细节,而是要找到一个高级的角度,让观众看清。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张潇方对22影制3班的关天阳同学提出的“导演是否要预先设计桥段”一问进行解答。她说,除了跟拍以外,导演需要对拍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导演的场面调度在纪录片拍摄中同样适用。基于足够的了解,导演能够事先知道拍摄对象会发生什么故事,从而拍摄到自己想要的素材。“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要拍片。多拍,就会得到答案。”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