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医术之外,见笔者仁心——马伯庸创作交流暨《大医·破晓篇》读者见面会顺利举行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09      

9月8日14时,由桐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南博集天卷、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文学院承办的“马伯庸创作交流暨《大医·破晓篇》读者见面会”主题讲座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马伯庸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国著名作家,曾获“茅盾新人奖”。他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代表的多部作品均被搬上荧幕,关注度与口碑双丰收。小说《寂静之城》于2005年获国内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风雨<洛神赋>》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破案:孔雀东南飞》等短篇获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他的代表作还有《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三国机密》等。

讲座伊始,马伯庸介绍了《大医》写作的前期准备,图文兼顾,以影像和历史文物资料作为佐证,用生动的口吻为在座的同学们再现了世界医学近代史的种种八卦传闻。马伯庸提到,他于2017年前往上海的华山医院,在参观拜访的途中萌生出创作《大医》的意愿,并将《大医》的背景定于近代的清末民初,主要围绕医生的故事展开。

随后,马伯庸讲起“铁肺”弗雷德到盘尼西林的抗生素历史起源,再逐层深入,将话题指引至近代时期爆发的两次重大疫情:哈尔滨鼠疫和北京鼠疫。他认为,传染病史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而在1944年的延安川口县,从发现肉毒杆菌中毒到中西合璧齐心治病,这一重大卫生事件的成果也完美展现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团结抗疫。“我觉得自己在了解到这些这些近代医学史中无数医者所做的贡献后,有责任把它们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马伯庸说道。

放眼现在,新冠疫情的时局之下,传染病的抗击历史仍在续写。其中离不开医务人员不分昼夜的坚守前线,也离不开众志成城的合作力量。因此《大医》写作的切入角度也是通过把姿态放低,关注普通人的声音,从老百姓的角度去出发,去思考。马伯庸指出,在这种视角下,我们将看到许多平日里未曾留意却颇具探究价值的细节、探索更加伟大的精神,哪怕一些被人熟知的历史事件,也将被挖掘出不同的意义。接着,在被问及写作技巧时,马伯庸则建议同学们写作时要摒弃杂念,不要把重心放在技巧的构思和设置上,而是应当顺着思绪自然发散的方向,先把文章的内容理顺。

在最后读者的问答环节中,马伯庸坦言,自己曾有一段时间想放弃写作《大医》的想法。因为担心书写有关抗疫的近代医学史,会让网络键盘侠认为他在蹭热度。然而他有身为一名笔者的身份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自己既然见证、了解了医学的无限可能,更是应站出来,将手上的笔作为武器,去书写并记录下这段历史。此外,马伯庸觉得自己作为作家,同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双向挑选、双向奔赴的关系。尽管有许多不理解的声音,但在不断创作与阅读的筛选过程中,同频共振的读者与作者终将逐渐成为彼此志同道合的伙伴。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