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论导演的创造力及导演创作如何适应市场环境----暨2019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招生宣讲会圆满结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0-11-09      

11月3日下午2点,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华策电影学院承办的讲座“论导演的创造力及导演创作如何适应市场环境”,在桐乡校区教学楼115教室举办。华策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骆育红出席本次讲座。

主讲人苏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为国家一级导演,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和浙江省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他曾执导《白银谷》《省委书记》《红蜘蛛》等优质电视剧。

讲座开场,苏舟以“你们为什么要做导演?”这一发问引出话题。苏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化生态的保护刻不容缓。苏舟指出,我国影视生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执行影视审查制度人群和审查机制的局限性上。为了通过审查,一些影视作品往往披着豪迈的现实主义题材外衣去讲述虚假老套的故事,它们仅仅停留在粉饰现实表象的层面,并没有真正深入生活。这往往会导致影视作品叙事方式偏移,或者流于“假大空”,难以给观众留下持久的内心触动。为此,苏舟鼓励学生们不要一味服从标准,而要制定标准并将艺术的标准推向更高。

随后,苏舟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即是目前影视行业发展遇到何种瓶颈,他将此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影视作品动漫化,即用技术手段营造恢弘的画面给观众以感官刺激。此类电影用视觉冲动引导观众,虽然它们的主题简单、缺少思维、人物类型化,但其冲击力却是传统电影所不能比拟的。

其二,大众生活的泛娱乐化。苏舟表示, “泛娱乐化”导致群众丧失认真品味艺术品的耐心,泛滥化、低俗化的短视频对电影的艺术形态产生了影响,这类低俗内容充斥市场,导致观众缺少艺术情趣,这种现象也对传统的影视行业造成了冲击。

其三,影视行业从业者的流量化。苏舟所指出的“流量化”并不仅指演员的“流量化”,而且也指导演的“流量化”造成的影片质量下降的现象。这类“流量化”现象往往会导致“叫座不叫好”的局面出现。此类导演和投资人往往被经济效益吸引,为迎合观众往往赋予影片过分宏大的艺术题材而忽视生活实际,营造假大空的艺术情节。“高票房电影的导演都不是导演专业出身,他们忽视了电影的艺术性,例如《战狼》《泰囧》这一类影视作品,它们实际上没有反映社会现实。”苏舟说道。

其四,影视制度的无序化。苏舟指出当前影视制作模式混乱,存在“明星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的两个极端。“明星中心制”导致导演地位下降、话语权被削减,还有剧组资金的分配不均,甚至整部作品的水准都大幅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都随之而来。而部分“导演中心制”的影片则一味盲从导演思想,忽视市场需求,同样也会导致作品水准的下降。

最后,苏舟明确指出,在任何困境中都同样存在着机遇。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全民导演的时代已经到来,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在提高,这拉近了观众和导演的距离。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观影已不局限于电影院,电影的受众也日益壮大,这也开发了电影的潜在市场。面对这样的机遇,他要求同学们要保持“四心”,即初心、恒心、良心和信心, “在座的你们就有可能是书写新一代电影的人。”苏舟笑言。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