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东窗视野——电影中的女性视角分析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11-24      

11月22日18点30分,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华策电影学院承办的讲座《东窗视野——电影中女性视角的分析》在桐乡校区举办。

主讲人许涵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影史、影视批评与影视理论。她曾取得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传播学博士学位,并在2013至201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交流。她曾出版过《影视编剧学导论》《当代好莱坞电影工业》等著作,她的论文也曾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一二级刊物上登载。

讲座的开始,许涵之先讲述了女性权利运动及其意识发展的历程。为了更好地体现出时代的差异,许涵之列举了相关著作对女性主义展开的探讨。第一次女性权利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在这次运动中女性第一次站起来争取政治权利,但这场运动并没有深入地探讨女性问题形成的复杂机制。40年代波伏娃的《第二性》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理论,这对女性权利运动萌芽起到了启蒙作用。二战后,社会构建出来了一套女性价值准则,鼓励女性成为“幸福的家庭主妇”。因此,当时的女性学者掀起了第二次女性权利运动的浪潮,对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利中心主义的批判成为此次浪潮的核心。许涵之提到了作家凯特·米利特的作品《性的政治》,这本书被誉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里程碑。

70年代,关于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开始出现,梅杰里·罗森、莫莉·哈斯克尔以及克莱尔·约翰斯顿等人最早展开了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探讨。但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只是起到一种符号化的作用,而劳拉·穆尔维的文章《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的发表才标志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开始转移到电影内部的运作机制,自此,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进入了新阶段。随后,许涵之重点对两性差异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男性的“窥视”与“恋物”实际是女性被男性权力社会消费的体现,也是男性对家庭内部性的不满意的补充。

随后,许涵之选取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三部影片,分别是《艺伎回忆录》《时时刻刻》和《相爱相亲》,这三部影片以女性视角分别阐释了女性主义在东方景观中的呈现、女性生命价值的构建、女性欲望在传统道德中的构建与挣脱。通过具体的作品,许涵之完成了对讲座核心内容的升华。

讲座的最后,18级影视摄影与制作的胡雪瑄、19级影制尤绍康、汤皓晨等同学积极地与老师探讨自己对于讲座内容的理解,引导在座的同学们展开了更深入的思考。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