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10点,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文学院承办的“一首诗的诞生”讲座在桐乡校区顺利举行。
主讲人沈苇,是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教授、鲁迅文学获得者。他进疆三十年,曾任职新疆作协常务副主席、《西部》文学杂志总编。他著有诗集《沈苇诗集》、散文集《新疆词典》、随笔集《正午的诗神》等二十多部,且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俄、西、日等国语言。此外,他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刊》年度诗歌奖、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李白诗歌奖等。
沈苇在开讲“一首诗的诞生”这个主题之前,先给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于新诗现象的观察和观点。
首先,新诗是五四运动孕育的产物,其历史距今刚好一百年。他认为旧诗是成熟的传统,新诗是生长的传统,这两者之间没有中断血脉。并且,他注意到了当前新诗和甜瓜一样具有“多起源”的特点,认为新诗在百年发展中进入了“甜瓜时代”,改写了原来的“中心—边缘论”。除此之外,当前新诗发展出现了数量化生产、内容被架空以及诗歌信息广泛传播等迹象,这些迹象都预示着诗歌进入了现象化时代。对此他提出了从求量转变为求质、注重采集真意和精华的诗歌创作要求。同时,他向大家传授了“混血写作”和“综合抒情”这两种诗歌创作方法。“诗缘情、诗言志”,诗人应努力创作出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相互融合的诗歌。
之后沈苇表示,一首诗的诞生常存在两种误传的说法,一种为灵感说,另一种为迷狂说。一首诗的诞生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创作的灵感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产生的,这中间要经过耐心的等待。而迷狂也不是一种失控的迷狂,它是可控的,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因此他认为,写作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说到,一首诗的诞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其终究产生于诗人长期的沉思和观察,是诗人的耐心与灵感结合的产物。由此,他提出:诗通常诞生于虚无,是对虚无的反抗,是诗人终于抓住的虚无中的那么一点点光。
随后,沈苇通过介绍《一个地区》《开都河畔——我与一只蚂蚁共度的一个下午》《欢迎》《两个故乡》《谎歌(仿哈萨克歌谣)》等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
每首诗的诞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一个地区》是沈苇1990年创作的作品。这个作品完全是在诗人不自觉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是一个江南人被天地宏阔的新疆猛然一击的产物。沈苇表示自己很多首诗的灵感都是来自新疆,新疆的沙漠、蓝天、戈壁让人不得不想提笔写诗。还有沈苇1992年创作出来的《开都河畔与一只蚂蚁共度一个下午》是在无聊的时候看蚂蚁搬家得来的灵感,他从一只蚂蚁出发,联想并感叹到“太阳向每个生灵公正地分配阳光”。《谎歌》则是一篇模仿哈萨克族歌谣的作品,诗的内容是关于哈萨克族人吹牛的场景。从未见过加沙地道的沈苇,凭着新闻和想象创作出了《加沙地道》。一个个隐藏在诗背后的故事生动地为同学展现了诗诞生的过程。
在讲座的最后,沈苇将自己曾经的获奖感言中的一段作为结语:“而现在,我只想做一名此时此刻的诗人,为此时此刻的一行诗牵肠挂肚、彻夜难眠,并从中得到力量,欣然而释然。”勉励了在场爱诗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