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8点30分,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顾与展望”主题讲座在桐乡校区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任李明是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和美国外交的研究,现任浙江传媒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副教授。
任李明首先从新中国建国后与美国的国际关系讲起,介绍了乒乓球外交、尼克松访华等事件发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到了尼克松在访华过程中,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即就一个中国的原则,美国不表示异议,这在中美《上海公报》中得以体现。他指出,在苏联步步紧逼的局势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虽然在1980年里根上台后,中美关系亲密度直线下降,“但面对苏联势力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扩张,里根总统调整了对华政策,这些政策使得80年代成为中美关系最亲密最友好的时期。”任李明讲到。
紧接着,任李明讲到,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美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掀起了阵阵反华浪潮,美国政府在国会和社会的压力下严厉制裁中国,中美高层之间完全中断联系,出现脱钩现象。但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十分重视中美关系,为了防止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1989年6月,老布什派遣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问北京,会见邓小平。
任李明认为,在最近二十年,美国逐渐感觉到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于是,美国对中国奉行融入为主、遏制为辅的政策,以加大强大起来的中国挑战美国的难度。例如,美国实行怀柔的融入政策,在外部让中国融入国际秩序中,使其成为既得利益者,同时在其内部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最近几年,中国以一种令世界瞩目的速度崛起。美国精英开始重新思考对华态度,对华政策逐渐从融入转向遏制。2017年,美国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和俄罗斯列为头等威胁。就中美贸易战问题,任李明表示,很多人认为美国挑起贸易战是在遏制中国,其实特朗普是想在贸易逆差面前维护他所谓的公平,只不过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转向“遏制”为主的背景下,贸易战也就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手段,带上了美国遏制中国的色彩。
任李明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进行展望:“中美之间是一种竞争性的共存关系,竞争会是中美关系的常态。我们不必悲观,纵观中美关系,两者间始终有分歧,双方只需管控好分歧,站在战略高度思考问题,中美关系便得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