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18点30分,由桐乡市人民政府和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桐乡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文学院共同承办的凤鸣大讲堂第一百七十七讲“’后戏剧剧场’与中国文化语境”在桐乡校区顺利举行。
本次主讲人丁罗男是戏剧、影视理论及历史研究者,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他曾担任上戏戏文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评审员,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理事。他是《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辑戏剧卷副主编,也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订版)等书的编撰。
丁罗男分别从什么是“后戏剧剧场”、如何评价“后戏剧”和“后戏剧”演剧在当下中国的接受程度三个部分来阐释今天的讲座主题。
首先他从“后戏剧剧场”的译名dramatic theater- postdramatic theater出发,解释这个名词真正的含义是“后戏剧剧场艺术”,它是戏剧艺术发展的产物,来源于雷曼的同名作品。之后,他以戏剧(drama)和剧场(theater)的本义为引,将二者进行了对比,并阐释了自己对其的看法。前者是以剧本为中心,强调舞台与文学的结合,更具有舞台性,而弱化了剧场性,后者则是突破剧本中心,更强调舞台性与剧场性的统一。虽然两者兼具文学性与剧场性,但仍然存在差别:一个以文学为重而另一个以剧场为重。而后,他通过展示戏剧的发展过程,让同学们对“后戏剧剧场”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与认识。
在丁罗男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后戏剧剧场”的发展也存在一定消极因素。由于中国本身戏剧发展中有一大部分历史是西潮东渐的,这让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误解与分歧,错把西方的当下主流当作“经典”,把实验先锋当作“主流”,把“戏剧”与“后戏剧”、文学性与戏剧性进行切割,把一些认识变成束缚戏剧的规则等等,这样都违背了戏剧的多元性。雷曼在命名“后戏剧”时是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主要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消解意义。因此人们要避免一切“反传统”最后走向极端,因为那样必然会取消意义,导致意义的消解和价值的虚无。
“后戏剧”来自欧洲,它能否与中国文化语境相融的问题是今天讲座的重要部分。戏剧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大约为一个多世纪,从清末进入中国后,它历经了中国社会三次思想大动迁:“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和21世纪全球化浪潮,此后也渐渐地从单向接受到主动引进,再至现在与世界对话。他认为,中国戏剧从“西潮东渐”一步步走到今天,需要人们用正确的态度去和世界戏剧进行“和而不同”的平等交流。
最后,丁罗男指出“创作者们切勿被形式带走”这一点,并用匈牙利剧作家卢卡契的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讲座:“真正的影响永远是一种潜在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