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一点半,由浙江传媒学院学院主办、文学院承办的《两京烟云》读书讲座在桐乡校区举行。
主讲人郭千慧是杭州本土作家,她曾留学美国学习电影制作与文化交流。郭千慧文笔犀利,文风大气磅礴,对历史尤其是明史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两京烟云》是她的代表作,该书以朱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敕建紫禁城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群像式的描写来反映明朝初年时期的热血与苍凉。
郭千慧首先就如何看待历史题材作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历史小说的作用不是科普历史,也不是戏说历史,而是抽出历史的精髓,让读者透过重重迷雾去探索人性和不变的真理。”一部好的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应当超出历史的亘古不变,不仅要分析前因后果,还要有强烈的戏剧性与情感冲突。不仅如此,在大时代背景下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还要拥有历史责任感,切忌扭曲人物形象。郭千慧例举了部分影视作品塑造的雍正皇帝“情圣”的形象与历史上“勤政”事实的出入,形象地讲述了平衡史实与创作的意义。
郭千慧向观众分享了自己创作的灵感来源。她认为历史题材的作品可以聚焦三种类型:第一是聚焦一段历史时期,这类作品往往没有主角,是群像式的作品;第二是聚焦一个历史事件,这类作品侧重事件经过;第三是聚焦一个历史人物,这种类型的特点是要有一个十分突出的主角,并且情节围绕主角展开。
郭千慧通过对小说、戏剧、影视的传达方式的区别比较讲述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小说通过文字传达,读者需要通过想象来还原小说中的场景。这就要求创作者发挥想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因此作者的前期准备分外重要。而郭千慧也给出了了解渠道,分别是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观看国内外纪录片、电视讲座与游览历史景区和博物馆。
郭千慧通过邀请现场同学对小说情节的演绎互动,进而引出了历史创作的又一方法,即突出人物的心理,并用舞台戏剧的表现手法把它呈现出来。她提到的最后一个方法是历史与经典的融合,即对原著作的主题加以提炼,融合进自己的历史故事中。
最后,郭千慧呼吁大家打破偏见,用心创作。首先要打破年龄的偏见,其次要打破性别的偏见。她认为创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她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讲座的结语“只为自己要说而说,说出之后,之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了,对于无论打着什么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