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3点,由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党工委、管委会,音乐学院承办的凤鸣大讲堂第一百六十四讲主题讲座——“中国传统竹笛与人文世界的对话”在桐乡校区顺利举行。
主讲人杜如松,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成员、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曾多次于香港、台湾、日本、英国等地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主要创作作品有《扁舟载月》《闺中怨》《雁南飞》《竺缘》等,录制出版专辑有《笛声吹向云水间》《莲台凝香》《渔笛清幽》等。作品《笛声吹向云水间》曾入围台湾第19届金曲奖,并获“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和“最佳专辑奖”。编著出版《浙江省竹笛考级教材》《杜如松曲萧曲集》《中国笛曲精选》。
讲座伊始,杜如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传统音乐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那么传统音乐就只是一个‘介质’,不能称之为艺术。”杜如松说道。
他认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获取功名是人生的一大要事,而与之相对的“隐”的思想在古代文人中也一度盛行。当“隐”的思想成为文化之后,这种文化意识便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出来。而中国的传统音乐,则是文人们表现“隐”文化的形式之一。
随后,杜如松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为例,来印证传统音乐的创作需要文化底蕴的看法。
杜如松首先分享了作品《扁舟载月》的创作经验。《扁舟载月》意在实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与人文世界的对话,体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艺术气息。在创作过程中,杜如松以“一笛清风万事休”“不觉全身入画图”为灵感,用笛乐表达了一种文人、隐士灵魂深处所追求的情感。在介绍完创作背景后,杜如松的学生韩慧慧现场演奏作品《扁舟载月》,优美的旋律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在讲座的后半段,杜如松先后讲述了作品《竺缘》《雁南飞》《渔笛清幽》中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并亲自演奏作品《雁南飞》,悠悠笛声里蕴藏着深深愁绪。韩慧慧也演绎了杜如松的另一作品《渔笛清幽》。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杜如松向听众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指出传统音乐的学习应当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