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快文化”的冲击,新闻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能被人真正记住的内容却少之又少的背景下,专题摄影的发展是趋于大势还是另辟蹊径?我校傅拥军老师向全媒体中心记者团的成员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4月18日下午,摄影师、策展人,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馆长傅拥军在我校下沙校区为全媒体中心记者团成员开展题为“如何拍好专题摄影”的主题培训,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摄影经历、心路历程以及近期计划等内容,干货满满,大家受益匪浅。
分享会开始,傅拥军介绍了自己计划于2022年完成的“杭州影像”项目,希望通过镜头展现一个真实的杭州。以该项目为例,他从时事热点“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切入,通过分析“一生只拍巴黎”的法国摄影家尤金·阿杰的作品,为大家讲解了自己如何策划“杭州影像”这一专题摄影项目。“我整理了470多张尤金·阿杰的相片,并把它们分类整理。”傅拥军老师表示,尤金·阿杰的作品构图简单,富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看似杂乱无章的相片背后实则可以清晰划分为“街道”、“橱窗”、“房间”等多个板块。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优秀的专题摄影时,也要掌握分类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解读图片找到切入点,专题摄影项目的策划层次自然就变得明朗。
搭建了合理的框架,摄影内容本身也要丰满。“人文情怀”一直是专题摄影的一大要点,而如何与出镜者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一问题,傅拥军老师分享了自己初入记者行业时的一次拍摄经历。时逢杭州初雪,傅拥军偶然用镜头记录一家茶阁的服务员们在雪中嬉戏的场景。通过沟通,双方产生了同为异乡漂泊者的共鸣,对方的态度也由“被偷拍”的怀疑化作期待通过媒体向家人报平安的激动。傅拥军也因此深受启发,他建议同学们在沟通时,一是要找到说服自己进行这次专题摄影的理由,自己内心坦荡;二是要真诚沟通,将自己的想法真实地传达给对方。
随后傅拥军结合自身丰富的经历,从中国农村巨变的社会现状、想脚踏实地展现真实的中国的个人理想以及自身在农村成长的珍贵童年记忆三个角度回答了自己为什么要深入调查中国乡村影像。在傅拥军老师看来,要认识中国、了解社会,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留下变革前的影像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他还指出,一个人的故事,其实也是中国的故事、人类的故事。譬如其在荷赛中的获奖作品——《我好想爸爸妈妈》,正是通过简洁真实的背景和孩子们细微的眼神变化,折射出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又或是他对于重庆女孩付香君长达十余年的跟踪拍摄,通过记录一个留守儿童的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反映了留守家庭这一群体的生活百态,甚至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变革发展,真实而震撼。
不论是傅拥军长期坚持的中国乡村影像调查,还是近期起步的“杭州影像”项目,都是一种需要长期投入、瞄准深度发展的专题摄影。“我一直都在坚持与别人不一样。”老师笑着说。这种“不一样”,并不是为博眼球的标新立异,而是一个在浮躁“快文化”潮流中的新视角,一种瞄准纵向专题摄影缺失的大胆尝试。专题摄影应该是多元的,与当下“速食文化”契合的时事影像不可或缺,纵向发展记录历史的深度专题摄影也不应缺席。
分享会最后,方宁老师用“吃”“记录”“沟通”与“真诚”四个词作为本次分享会的总结。“吃”是指一个媒体人对新闻的探索欲;“记录”是一个媒体人对于记载历史的责任担当;“沟通”是成功塑造专题摄影主体人物形象的重要桥梁;“真诚”则是不论在传媒行业还是为人处世中的基本行为准则。
有深度,不随波逐流;有担当,承记录重任。做一个有深度的记录者,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