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纪录片创作将往何处去
——凤鸣大讲堂第一百五十一讲圆满结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8-12-09      

12月5日上午九点整,由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桐乡乌镇校区党工委、管委会、文化创意学院承办的凤鸣大讲堂第一百五十一讲“纪录片创作将往何处去”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乌镇校区顺利结束。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杜海滨是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教授以及著名纪录片导演,自2000年来先后创作的纪录片作品很多,如《窦豆》《铁路沿线》《高楼下面》《少年小赵》等。其中,《铁路沿线》荣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伞》荣获第三届法国真实纪录片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关注奖,他本人则在2018年入选奥斯卡评委(纪录片领域),成就颇丰。

讲座伊始,杜海滨首先介绍了自己素来对纪录片创作感兴趣,他的纪录片创作生涯将近20年了,现在依然处于一线创作状态。他表达了想通过本次讲座给大家分享自己在多年创作中积累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于纪录电影的认识。由此引出今天所讲的主题:纪录片创作将往何处去。

    主讲人以“记忆”为切入点,介绍了人类最早对世界的认知就是记忆,记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记忆,另一部分则是人类通过各种手段记录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上的记忆。从最初的岩洞刻符到结绳记事再到后来文字记事以及绘画、音乐记事,都属于记录方式。而离我们最近的一种记录方式就是影片。影片源于照相,早期的影片比较短,充满记录性,以单镜头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影片本身让大众“可通过影片看到别处”的特点催生了大批的摄影师。他同时也提到这些摄影师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活跃于其他艺术领域、有大量经验的艺术家,这样就使得影片本身具有了艺术性。

    随后,杜海滨梳理且讲述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纪录电影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在欧洲、美国兴起,让对自身文明感兴趣的人们了解过往的生活,他以英国纪录片导演格列尔逊拍摄的纪录片为例让大家对纪录片的形式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他还提到随着两次欧洲战争,人们发现了它的宣传价值,自此纪录片开始有了它的市场。

紧接着,他又提到欧洲战争实际上摧毁了那个时期的电影产业,也就在此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顺势而生,但是和以往电影有了一定的差别。过去的电影是在摄影棚中拍摄,并且是请知名演员来出演,所演绎的也是经典文学著作,而那个时期后来的电影则采用了街头实景拍摄、素人出演以及记录社会新闻或者真实发生的时事的方式进行电影创作。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反思电影中的真实到底是什么并不断地在现实中探索真实。

讲座接近尾声,主讲人提到了“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两个概念,并为大家简单阐述了两个概念的区别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劣势。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在作品创作中不会墨守成规,把握好时代动向,使自己的创作和时代有一个平衡,做好一个一线创作者。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杜海滨为积极提问的大家做了详细的问题解答,他觉得纪录电影的创作是基于一种想象和现实的结合,既有情节想象但也要尊重现实。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结束了。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