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杭州6月8日电(记者曾静) 6月8日下午2点,在第一教学楼224教室一场关于文学的讲学悄然上演。主讲人是文坛研究界的泰斗张炯教授。张炯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社科院文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全国社科院科规办中国文学专家组组长。还曾是2007年茅盾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今年已78岁高龄的张教授一头半花白的头发,带着亲切又略带威严的笑容缓慢地走进了教室。一件素净的白衬衣,一杯清茶,一把座椅,一台吱呀作响的电风扇,讲学就这样开始了。
文学不死!
张教授给自己这次演讲的主题定的是“文学何为”。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生出了文学死亡的疑虑,这次他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论述一下文学永远也不会灭亡。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能达到的语言就能达到。只要人类还能思考,就会有语言,只要有语言,就会有文学。并且文学的广阔性和包容性是其它艺术无法比拟的。晋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陆机在其《文赋》中说文学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三国演义》中的几十年的斗争历史、人物的形象、思想、心理文学都能表现出来,并且表现的最广泛、最深刻。前国家领导人李长春也曾说过“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这些都足以证明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文学也是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美是在社会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在人与物的相互关系中发展起来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诠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古代羊通假祥字,羊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说明美来源于客观实在,而美感却是主观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说过,“文学艺术的美比现实生活的美更高、更集中、更强烈、更理想、更有普遍性。”张教授认为文学的美应该是情、意、象的统一和真、善、美的统一。在这一阶段张教授总结说只要语言还存在、对美还有需要,文学就不会灭亡。
从实践上来说:画像与语言艺术并存由来已久,现在在内蒙地区发现的岩画基本上与古代神话同时。虽然现在视觉刺激特别强烈,但语言的地位基本没有动摇,因为图像根本就代表不了语言艺术的丰满,电视剧电影等归根到底还是要以剧本为基础。而且现在中国的创作主体正在日益变得广大,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作家。现在单是国家和各地方作协的作家就有好几万人,网络上还有无法计数的庞大的创作人群。中国从事文学创作的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农民打工仔,数量巨大,无可计数。所以中国的文学事业依然在蓬蓬勃勃地发展着。
文学何为?
文学的作用常被人提起的有:文学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能够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能够给人以审美享受。如果放在生态环境中去考察,远远不止这些作用。我们一度反对文学为政治服务,但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其为政治服务,关键在于为什么样的政治服务。历史上,文学一直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毛主席也说文学可以起伟大作用于政治。我们不要文学成为政治的传声筒,我们要从中深刻认识政治,在适当的时候为正义奋斗。其实在中国从屈原到鲁迅等一大批爱国作家都是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的,在国外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也同样如此。其次,文学是文化最有利的传播手段,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学能够反映人的思维和形态,文学作品中含有丰富的文化性。比如中国经典巨作《红楼梦》就是最好的佐证。而俄罗斯人民的文化素养比我们要强,也是因为其文学素养较高。再者,从文学与经济的关系来看,文学是个商品,具有商品性。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有了稿酬制。有很多人难以接受高雅的文学与商品相联系,但其实文学审美性与商品性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其能满足人的审美要求,才能用来交换。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学的商品性得到足够的重视。最后,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学是影响社会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改造社会、凝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武侠现在在大陆并不是很流行了,但在香港和台湾依然实力不减。张教授曾经问过香港的朋友为什么武侠小说在香港那么受欢迎,他朋友说因为武侠小说能把人的怨气发泄掉。的确,这样社会也就更加安定和谐了。曹丕曾经说过,“盖文章乃经国之大事,不朽之盛事。”相反,文学如果搞不好,对社会也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并不是要对所有的文章唱赞歌,文学只有有利于社会,那么才会是好的文学。
综上总总,无论是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从文学的作用上来看,尽管是在图像时代,文学也依然能够突围,并且还会继续蓬蓬勃勃发展下去。
此次讲座,没有强大的宣传,没有华美的舞台。但台下的来自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们如同我们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坐在位置上,认真地记着笔记,没有一个老师和同学提前离开。我想从这些侧面也能够看出这次讲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