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杭州11月20日电(记者曾静) 11月20日下午六点,一场由校新闻记者协会主办的新闻专题讲座在图书馆二楼热闹举行。虽然是周末,但还是有不少对新闻记者感兴趣的同学来到会场,特别是一群《青年时报》大学部的学生记者也从各个学校赶到浙传,给主讲人《青年时报》社编委、副总编辑范波捧场。
一开场,范波老师就自报家门,他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所以来给传媒新闻学院的孩子讲座觉得特别亲切。在《青年时报》工作了十多年,现任《青年时报》社编委和副总编辑。他说他们现在在工作中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招聘标准”和“读者选择”,说的清楚一点就是“新闻需要怎样的记者”、“读者需要怎样的新闻”。
新闻需要怎样的记者
在直入主题之前,范波老师先给我们大致说了一下现在的传媒形式,媒体由“纸媒”转向了“混媒”,媒体单位正在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型。新媒体的崛起把我们拉入了混媒时代,纸质媒体的读者正在大量流失,《青年时报》也一直在适应形势,九年前就完成了从机关报转向市场报的转型,到目前也拥有《青年时报》的网站、电子版、手机报以及客户端,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一条新出路。虽然现在的传媒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传统媒体的发展,但其实纸质媒介也有其优点,比如不受时空限制、阅读方便,对新闻的解释力强等。
随后,范波老师给我们看了三家媒体对菜价上涨的报道,有的只是笼统的说通胀导致菜价上涨,有的列出了最近的CPI指数,说明物价上涨,而有一家媒体就用了四幅图简明直接得指出来:第一幅图是一辆卡车装着一车萝卜,旁边文字写着从菜农手里收购0.2/斤;第二幅图是到了大的蔬菜集散中心,旁边标明萝卜0.9/斤;第三幅图是到了各个地区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是1.2/斤;最后到了菜市场或超市萝卜价格就是2/斤了,就是这样简单的图比那些“通胀”和“CPI”之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难以理解的词好的多,至此老师也道出记者就要写浅显易懂的,老百姓能看懂的文章。
当然新闻还需要记者去“追”,记者除了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之外,还要有发散的思维,把新闻做透,把文章做足。16号发生在上海胶州路的那场大火,各家媒体都在做头版,都在报导伤亡人数,《青年时报》记者就想既然是高楼大火,那么杭州也有这么多的高楼,杭州百姓更关心的是万一自己居住的高楼起火怎么办?于是他们就做了一篇高楼自救的文章,出来后观众关注度果然比其他杭城报纸高。这也看出了发散思维的重要。
范老师还说记者最怕从众,他自己总结了一条原则就是要“早人一步,慢人一拍”,就是要比别人早去晚走。关于“早”,他举了十年前雷峰塔挖掘时的情景,他自己是如何想办法一步一步靠近第一现场的。关于“晚”,他说的是08年钱江潮卷走人数的报道,因为很多媒体都早一步离开,只有他们走的最晚,结果就拿到了最终确切的失踪人数。
读者需要怎样的新闻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操作理念也在改变,读者的选择愈多,对新闻的要求也会愈高。范波老师说他们现在都会把读者称为“用户”,因为用户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读者愈加青睐本地化、参与度高和解释力强的新闻。
关于本地化,范老师详细说了他们做的“韩国泡菜乱,杭州萝卜贵”和“82老人下西湖救人”这两篇稿子过程,尤其是老人救人的新闻。由这个稿子顺便也讲到了新闻评论,范老师说新闻评论要像女生的裙子——越短越好,而且最好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尽量不要超过1000字。
关于参与度,他跟我们说他们在新浪微博和网友的互动,他们的主张是把新闻曝露在公众下,让读者成为新闻的参与者。随后他给我们看了2010杭州烟花节第二天的三幅新闻图片,让我们挑一幅自己觉得最好看的,大家都认为一幅在居民家拍的那幅更漂亮。范波老师随后给我们解释了其他两幅都是很中规中矩的璀璨烟花,而我们选的那幅是记者在钱江新城的一家居民阳台上拍的,镜头最前面是一家人拿着手机拍烟花的情景,人物是新闻图片永远的主角。
关于解释力,范老师说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的特色优势。在智利矿工营救这条新闻上,营救的全过程和矿工的出井路线,报纸用一张图画就能表示出来,而且直观清晰胜过电视解说的一个小时。范老师笑称他们现在都管美编叫新闻设计师,不过只有他们完全吃透文字的意思,先自我消化,然后转换成图示才会有说服力。
讲座的最后是交流时间,不少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说给范老师听,老师都会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同学一个满意的回答,坚持到最后的同学都说,“听完讲座,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