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杭州3月30日电(记者曾静) 在这个日渐浮躁和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谈文学显得有些酸溜溜的。而在今天下午的行政楼报告厅,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吴元迈教授的“关于文学经典”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沉静的文学之风。校长彭少健主持此次讲座。
近几年,中国几度兴起了“国学热”。在新世纪的十年,文坛没有出现新的思潮、流派和代表人物,吴教授说现在正是文学反思的最好时间。
文学经典永恒的魅力
“什么是经典?”《说文解字》中说“典,五帝之书也。”“经”以前特指孔子“五经”,唐代时扩充到“十三经”。吴教授更喜欢自己最新看到的关于“经”的注解——“经,长也。”这正说的是文学经典的长久性。
“什么是文学经典?”中国北方的文学经典起源于《诗经》,南方则是《楚辞》,而世界上最早的文学经典则源于古罗马。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说到文学经典,吴教授不自禁地给我们朗诵起李白的《江上吟》。李白在中国文坛上绝高的地位,令任何谈到文学经典的场合都无法回避。随后,“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常伴屈原清”等佳句也被吴教授信手拈来引证文学经典永恒的魅力。
在外国文坛上也有不少阐述文学经典魅力的名句,吴教授皆用品味的语调给我们朗诵出来:歌德,“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俄罗斯著名作家别林斯基评普希金,“普希金不是随生命之消失而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而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
文学经典的艺术奥秘
文学经典的艺术奥秘其一就在于文学的多层次性。前苏联批评家古奇凯,曾把文学经典比喻为“葱头”:“葱头有七层皮,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多层次的……有的读者不会从第一层向里深入,有的人可能会深入第二层……可是有的作品甚至还有第六层和第七层。有的时候,作者本人对自己的书的理解只到第六层,他和读者一样,总觉得还有点藏而不露的东西”。
文学经典的又一奥秘在于多义性,在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语境和艺术世界的多义性。就像诗歌的美,美就美在空灵性、含蓄性和模糊性。马英九在大选中借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回击谣言。马克思也曾说,“好的经典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仅是奴隶制的,也是全人类的”。
文学经典的演变和时代调弦
经典一般都是从民间、通俗、非经典走向经典。《一千零一夜》、《木兰辞》、《堂吉诃德》等经典都来自民间故事。
一部过去时代的文学经典在面对新的时代生活和新的审美观念时,常常要受到该时代的重新调弦。吴教授举出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一书里的观点:“人们把某个特定社会人物交给了作家,作家也许对这样的人物进行改造。同样,读者也用他们的习俗,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那个社会中的社会观和和文学观来加以干预’”。此中所谓的“干涉”,也就是吴教授所谓的“调弦”。
吴教授也提及文学基本结构与读者阅读的关系,他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至少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贾宝玉”。这也就是说读者对文本是有创造性空间的,但在基本上不能不受文本的控制,不能把喜剧读成悲剧。诚如那句,“作者带来文字,读者带来含义”。
吴教授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也给出几个好的建议:“经典在看不下去的时候就放下,等到你认为它适合自己了再去读。”“不要把文学想得太复杂,它是一个可以和我们对话的朋友。”“文学要注重原著,而不是从文学评论中读出来的”。
彭校长最后总结了此次讲座,他建议同学们在写毕业论文时也要向吴教授学习——用最朴素的标题,做最充实的文章。(图/鞠尚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