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21世纪,创新型人才最重要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0-12-21      

  新闻网杭州12月21日电(记者文璋) 12月21日下午14:00 在行政楼报告厅,由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培养有用的设计人才”的讲座,设计艺术学院和动画学院的师生参加了这场讲座。
  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原来,这场讲座的主讲人——林家阳大有来头。林家阳教授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院教授,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领衔大师(上海市政府重点资助项目);曾担任芬兰拉赫蒂国际广告双年奖国际评委,“北京2008”奥运会徽设计大赛国际评委。
  在讲座开始之前,在场的师生观看了一段节目视频,视频内容为林家阳教授和画家陈丹青参加CETV《艺术争鸣》节目,就《艺术高考之怪现象》展开的探讨。两位老师以自己的艺术情操和参与艺术高考招生的切身经历,提出了他们的担忧:在目前这个学校要创收,学生要学历的社会环境下,艺术贬值和艺术教育贬值的问题日益严峻。而在西方,有的地区没有艺术学院,也能培养出好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大多不是为了学历,单纯是为了个人兴趣。
  “为什么中国的设计缺乏创意?我认为,家庭、社会、学校教育都存在问题。”这让人联想到钱老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在热烈的掌声欢迎后,林家阳教授就四个方面展开了他对当代大学生成才问题的关切和殷殷期盼。这不仅仅是针对设计类专业的同学,对所有当代大学生都有很大启迪。
  从国旗看国家的特色。中国的五星红旗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热情,而德国的黑、红、黄旗则展现出德国人的规范、条理和严谨。
  从校训看大学的特色。校训中体现的正是大学培养人才的要求和目标,更是我们大学生应该要去追求的。
  从城市核心内涵、地标、城徽看城市的特色。林家阳教授用幻灯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近现代别具特色和风格鲜明的优秀城市设计,并向我们讲述了他在国外的所见所闻。
  如何塑造一个特色的自我?林家阳教授倡导我们大学生要为“表格”而奋斗!一是在校成绩,尤其是专业课和英语课;二是自己的经历与体验,特别是实习经历和日常的实践活动;三是成果与奖励,自己参加的竞赛和发表的作品都要有记录。教授还谈到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两种能力:综合修养和社会能力,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大学生的“四会”也是塑造一个特色自我的关键。会言谈——引起他人的注意,会文字——引起他人的重视,会交流——引起他人的兴趣,会创意——更好地得到他人的认可。林家阳教授举了他工作室三个实习生的例子,有位研究生没有注意敲门和守时,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综合素质往往比专业技能更重要!”这正应验了一句话:“满腹经纶却不会为人处世,就像带着满袋黄金却找不到打电话的零钱。”林家阳教授最后和我们分享了成就事业的秘诀:锁定目标,才不会偏离方向;提倡精神,保持奋发激情;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计划。
  林家阳教授最后说到:“中国人本来就很厉害,我们曾经有观念,我们曾经有很高超的发明和技术,我们曾经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但我们要继承 要发展 要创新。”希望这‘曾经’不会成为过去式,而是能更好地继续发扬下去,我们大学生要做的就是“把生活的体验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学好专业、学好技术课,为社会服务,产生高附加值。”(图/陈雨禾)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