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记环境设计师之讲座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0-12-16      

  新闻网杭州12月16日电(记者吴亚乐) 12月16日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胡希军和金晓玲教授应教务处和设计艺术学院之邀,分别开设题为“传承园林文化,重塑园林个性”和“观赏草的景观应用”的主题讲座。
  有趣的是,胡希军老师和金晓玲此次夫妻搭档,双双上场。首先女士优先,金晓玲老师以“观赏草的景观应用”开讲。

观赏草的景观应用
  观赏草是一类形态美丽,色彩丰富,观赏价值极高的草类植物。同时也是个相当庞大的族群,它的观赏性通常表现在形态、颜色、质地等许多方面。
  金晓玲教授在给我们展示图片时解释道,“观赏草具有许多特点,它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沙土,粘土,壤土等都能生长;它耐干旱,具有顽强生命力;它抗病性强,很少感染病虫害;它养护管理粗放,高于其他生物;它形态多样,在高度,株型,叶型,色彩方面都各式各样;它季节变化丰富,随风舞动时具有动感美和声音美;它生长迅速,生长期短。”正是有了这么多的特点,观赏草也因次被设计师广泛应用。
  观赏草在景观中应用广泛,经常以孤植,地表覆盖,片植屏障,盆栽等形式出现,但也可以以多种其他园林植物组合配置。金晓玲教授特别指出孤植具有独特的景观特点,在孤植时需要注意将观赏草放在焦点处,且周边要有足够的空间使其正常生长。地表覆盖的地点需要在瘠薄荒地,林下,干旱光热强的地方,或者是新建成的公园,绿地的空旷场景。
  片植屏障观赏期长,四季变化且柔软,但同时需注意设置防护隔离,以防地下根茎蔓延;留下足够的空间使其充分生长;充分考虑到生长后期特别是开花期的高度;冬季注意修剪,防止火灾。盆栽的观赏期长,且与四季相变化,易于管理,但需要与容器想匹配。当观赏草与其他园林植物组合配置时,能产生脱俗不凡的景观效果。
  新品种的选育方式多样,有野生选育,引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我国有“948”项目专门研究观赏草的选育。但是观赏草应用中选育存在着问题。新品种的选育具有入侵风险,如我们所熟悉的加拿大一枝花,目前已报道的具有入侵风险的观赏草有蒲苇,狼尾草,日本血草,芒草等。因此观赏草的应用中要留意观赏草的入侵风险,努力尽享观赏草的美。
  妻方讲罢夫登场,随后胡希军教授讲起了“传承园林文化,重塑园林个性”。

传承园林文化,重塑园林个性
  与金晓玲老师的风格明显不同,胡希军老师显得很深沉。一开口就说,“文化来源于生活,园林反应一定的生活观念,为人们建立更文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园林文化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比现实更集中,更概括,更理想。因此园林文化成为了时代的趋势”。
  胡希军教授指出当代社会商人受利益的驱使,模仿抄袭盛行。空泛的概念,肤浅的主题,拙劣的模仿和机械的构成导致了形式主义的产生。决策者将自己的利益喜好放在首位,更多的注重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景观,注重自主创新。对风景设计师而言,必须要尊重文化,理解文化,提炼文化元素,才能自主创新,设计出具有文化特点的园林。
  随后,胡希军教授给我们浏览了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和上海外滩等的照片,指出当今社会欧陆风格“肆虐”。西式建筑,大广场,大草坪风靡大江南北,地域特色,场地特征被抛在了脑后。胡希军教授说,文化景观反应了当地的文化,是当地文化的一条线索,一面镜子,解读文化景观就是了解当地的文化。因此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构思时要因地制宜,反映本地特色。
  园林在设计之初初,是人类意识的理想王国,是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的艺术概论。但是发展到现在却是由盛转衰。胡希军教授不无惋惜地说,近几年,中国古典园林不再适合今天的布局,带有色彩和消极性。因此他强调必须要尊重传统园林,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就是要靠积累。
  风景园林代表着所在区域独有的文化,能最真实地反映地域特征,具有唯一性。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前人留下的园林景观,经我们再传递给下一代,后人通过了解它们了解我们的生活。胡希军教授赞扬了杭州江阳畈生态公园,说它是维护和延续特有景观的典范。
  对园林设计师,胡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在设计时必须要尊重传统园林,创新园林个性。
  讲座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时间虽短,但同学们却收获无穷。(图/林路)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