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当代港式的爱情电影层出不穷,或幽默、或心酸,感动着许多的人。11月14日晚的博士讲坛,影视艺术学院的明星讲师、博士李骏给我们带来了“当代港式爱情电影的中国语境”。他以《单身男女》、《玻璃之城》、《甜蜜蜜》几部电影为例,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九七”后港式爱情电影叙事中的政治隐喻脉络,探讨香港电影的变化与抉择。
随着内地经济文化的发展,香港许多电影人纷纷北上,与内地合作拍片。从2002年的《英雄》,到后来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如果爱》、《投名状》等,香港与内地的电影合作越来越频繁。但这其中也有不少的“水土不服”和“身不得已”。香港著名编剧韦家辉就表示,纯粹的香港电影已经接近消失了,香港电影必须面临香港和内地观众的两难选择。在现在香港电影不景气的年代,香港的电影人们做着不同的选择和改变。从陈可辛的“拥抱大中华”,到张婉婷的“两地乡愁”,再到杜琪峰“孤独的坚守”,在“中国化”的时代的语境中,香港电影又透露出什么样的香港本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视觉想象呢?李骏老师为我们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做了详尽的解读。
香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割让给英国,从此与中国内地分离。政治上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使香港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显得更加的自由。而文化上,香港作为一个曾被英国统治的港口商业城市,它更倾向于通俗的市井文化,这与当代中国的偏向于宏大的正统文化也有出入。长期的分隔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使香港电影人对内地有着不解与想象。在电影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香港电影人对祖国大陆的想象。《单身男女》里男女主角隔着马路在两栋写字楼上的求爱;《八两金》里导演对广东故乡的场景布局、《玻璃之城》里导演用的玻璃幕墙上的虚幻的影像等,在李骏老师看来,这都反映了香港电影人对祖国大陆到的一种想象,有向往也有担心。
九七年的香港回归,对于香港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国两制”是一个创举,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尝试过。到底“一国两制”会带来什么?以后的香港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在九七年前后,香港的电影人们开始思考。在《玻璃之城》里,我们看到的是香港出生,曾经留学英美的导演张婉婷对英统香港的怀念,那里有她年轻时的回忆。香港的许多居民都是祖国大陆的移民,在《甜蜜蜜》里,我们看到的是泰国出生的导演陈可辛停止漂泊,安定回归的渴望。
李骏老师说:“当代的港式爱情电影,更像是香港电影人对中国内地的爱情。”换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在爱情电影中发现隐含的中国结。(先锋通讯社 文/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