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张赞波导演与文学院师生畅谈心得体会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04-01      

  3月31日上午,文学院有幸邀请到独立电影工作者、导演张赞波先生与学子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交流会由十届电影工作室承办,在文学院阶梯教室举行,文学院副院长鲁连显、教师邵清风、辅导员陈洁出席会议,赵建飞老师担任主持。
  张赞波导演2005年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以独立影评人身份在多家媒体开设电影专栏,在各类电影刊物发表数十万字电影评论和研究文字,后从事独立纪录片拍摄工作。主要作品有《天降》、《恋曲》、《六月》等。本次交流会以张赞波导演的纪录片《恋曲》为切口,交流话题由内涵至外延无不丰富多样,整个过程都显得轻松愉快。
  关于电影本身,导演本身,甚至是独立电影工作者的生活问题,学子与专业老师们都抱着极大的兴趣纷纷提问。张导一一回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总结起来有如下亮点:
   谈实际:怎样入门槛 手机就可以
  在许多人眼中,电影带着与生俱来的神圣感,然而张导为初学者扫去障碍,提出“电影是人就可以表达”,“电影就是手中的自来水笔”的大胆观念。工具并不重要,甚至有专门手机拍摄的影片入围国际电影。张导的这一番精彩谈论,既降低了普通人眼里电影的门槛,又给入门者补足了信心。
  谈电影:电影拍摄的关键是处理好导演和拍摄对象的关系
  张导的纪录片《恋曲》的展映引起了学子们极大反响,张导介绍了拍摄经历。女主人公惠子是存在于导演身边的真实人物,张赞波说,由于自己经常拿着摄影机拍摄,所以并未给惠子造成“空降兵”的突兀感,最终成功拍摄出《恋曲》。他认为,电影拍摄的关键问题是处理好导演和拍摄对象的关系。
  谈工作:东拍西拍成习惯 自己就是摄像机
  张导列举了老人阿涅斯瓦尔达的例子,这位八十岁的老太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创作出一件件震撼人心的艺术品。对于自身而言,时刻保持一颗简单的童心,真切细致地关注生活无非是最好的工作习惯。张导自诩是一台摄像机,平时没事东拍西拍变成为习惯。他说,从一个小洞的一丝光亮探去,说不定就洞察一个世界。
  谈人生:“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当被“犀利”地问及看似自由的追梦生活遇及各种困难,张导坦然地表示困难虽多,也要自主人生,做到问心无愧。“不买贵的,只买对的”,一句简单的广告词代表了张赞波的价值观。他表示,自己的人生很美好,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看自己会不会去体味。张导说,“我每天都在过两种生活,其一是自己的人生,其二是别人的人生。我的素材直接来源于生活”。
  最后,谈及作品的意义,张赞波表示,当每个人发觉惠子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我就成功了。的确,从一个窄口跻身进入,出来后却是一片辽阔大地,这是何等的欣喜。学会去挖掘,去思考,去告诉别人你的想法,这就是导演的任务。
  交流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意犹未尽的学子们纷纷围上前继续与张导交流。(文学院)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