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上,著名作曲家施万春作客凤鸣大讲堂,他以《漫谈音乐创作》为题,以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音乐创作的手法、元素和灵感。讲座由音乐学院总支书记李德付主持,副校长李军、桐乡校区管委会副主任黄洁、音乐学院副院长吴爱芳、音乐学院院长助理、器乐系主任吴红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讲座。
施万春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肖像》(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优秀歌曲第一名)、无伴奏合唱《回音壁》(2011年第八届金钟奖金奖)、《节日序曲》、《青松岭》等,此外,施万春还参加了交响乐《沙家浜》、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修改和定稿工作。2005年在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上,施万春获得了由中国电影基金会颁发的百年电影特殊成就奖,高度肯定了其在电影配乐创作方面的成就。
讲座开始,李德付致欢迎辞,并随性演唱了施万春作曲的《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现场气氛立即活跃起来。随后,李军向施万春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并为他佩戴传媒学院校徽。
讲座中,施万春结合一部部具体作品,通过与在场师生的互动,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了每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施万春认为,音乐是感性和理性高度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成为一个好的作曲家,既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细致的心灵体验,又要具备深厚的创作功力,将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表达。
在回答现场学生关于如何激发灵感的问题时,施万春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认为爱恨悲苦皆是经历,经过累积,都会成为灵感的来源。在实际创作时,应做到“写英雄是英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写英雄学英雄”,要像演员一样,深入角色,体会角色。
讲座中,施万春教授的两部作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部为电影《太阳和人》的主题曲,一部为无伴奏合唱《回音壁》。《太阳和人》的主题曲是施教授的得意之作,整首曲子节奏沉缓,音调低沉,曲首花腔女高音飘渺、凄清,曲中男低音舒缓、沉闷,曲尾低沉的女声和声中泛出忧郁的口哨,似夕阳下疲惫的孤雁缓缓飞向天际,契合了电影的悲剧色彩。为准确传达电影主题,施教授反复斟酌三个月之久,并在创作中运用了吉他,这在中国音乐创作上是首例。曲子谱好后,施教授难掩兴奋,一个星期难以入眠。
作品《回音壁》系无伴奏合唱,获第八届金钟奖金奖。整个作品为准确模拟北京天坛回音壁的回声,体现历史的厚重和今人对古人的追想,打破了传统和声四个声部的模式,运用十七个声部来表现回音的往复缭绕。整首曲子声音层次丰富,气势雄壮,深深地吸引了在场师生。
讲座结束后,音乐学院学生以“今天才明白尼采的‘没有音乐,生活是一个错误’”来表达施教授作品带给他们的震撼,并纷纷表示施万春的作品改变了他们对传统音乐的认识,施万春教授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最后,在场师生再次用热烈掌声感谢施万春教授带来的饕餮盛宴。(文/桐乡管委会 图/先锋通讯社 史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