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众教授与学生面对面::一场关于莫言关于文学的思想博弈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10-24      

  莫言无疑是近一个月来最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人物,首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奖也是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借着莫言获得诺奖这一契机,我校文学院特别举办了一场“莫言获诺贝尔奖众人谈”的讲座,以期解读莫言获诺贝尔奖这一热门话题,以及莫言获奖对文学教育的启示。文学院院长陈少波教授,副院长鲁连显、张邦卫教授,孙苏教授,蔺春华、朱晓军、向宇副教授,老中青三代文学工作者相聚一堂,与一众传媒学子面对面,进行了一场关于莫言、关于文学的思想博弈。

  众家观点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原则是: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陈少波教授在介绍诺贝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时如是说。“诺贝尔哪来的钱?他为什么要设诺贝尔奖?”孙苏教授让同学们去了解这两个问题,“中国人最缺少的是自审精神和赎罪精神,诺贝尔的做法应该让我们学习到一些东西”。
  朱晓军副教授首先就莫言得奖一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从一个老文青的角度我要感谢莫言,在大家已经背离文学的时候,莫言的得奖起码让死灰冒出了一缕青烟。”谈及中国文学的现状时,他说“文学是一件奢侈的事”,他很希望自己除了和别人讨论哪里的房子便宜外,还能讨论诗歌,他深深缅怀那个人人都写诗,人人都是文艺青年的时代。
  莫言是靠着什么征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呢?蔺春华教授首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莫言出生在山东齐鲁大地,是一个充满神狐鬼怪故事的地方,正是这种传统文化赋予他天然的气质。因此蔺教授认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不仅仅是学习马尔克斯的魔幻,而是融合了中西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魔幻。张邦卫教授对此也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莫言特别能讲故事。”他认为莫言的文本中具有当代民间性,他所描写的小人物的行为举止都具有强烈的乡土性。在语言上他走的更多可能是先锋路子,而在内容和主题上更多的则像是韩少功?“乡土寻根”的路子。这三者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莫言的获奖。
  “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至少是一种安慰剂”,张邦卫教授谈到,“在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十分狂放的时代,莫言的获奖至少给了中国文学一点点鼓励和更多的期待,意味着中国的文学在走向世界,并不是关着门自己写,而是融合了中西文化”。针对外国学者“这是一个文学终结的时代”观点,张教授给予了自己的见解,“这个终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文学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经另外一种传承。”在当今功利化的时代,评价一个人的得与失,最终是看你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去评价。“对中国文学来说,象征之本是最好的评价原则,莫言获诺奖是语言艺术、文学艺术象征之本。”

  交锋与对话
  随着对话的进一步深入,各种观点争相碰撞,现场十分气氛热烈。针对大家提出的莫言得奖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一剂强心针的观点,孙苏教授强烈反对:“大家缅怀的文艺青年时代,包括八、九十年代的文学黄金时代是非正常的。”孙苏教授认为文学应该回归到它该有的位?置“文学只能是生活中的点缀,不能成为社会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文学顶多就像红烧肉边上那点绿叶,没有文学失去美感,只有文学没有红烧肉也是不行的。”
  “莫言的作品很好进入。”出生于70末的向宇反驳了蔺教授关于莫言作品难以阅读的看法。“莫言的得奖引起了更多的人去关注他的小说,阅读他的作品能引发更多人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反思”,他强调了小说中现实的重要性。既然中国当代社会现状能在文学作品中被反思,却不能在影视作品中被反思呢?向宇教授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莫言的小说表面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却是尖锐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他很巧妙地规避了某些意识形态的审查。
  讲座中间,同学们提问的小纸条被不断地传到教授手中。孙苏教授就一位同学提出的“莫言的确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中国籍作家,但他深受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因此他认为中国人并未真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表明了自己对莫言的看法:“比较尊敬,不太喜欢。”莫言在孙教授心中是一个敦厚的老大哥形象,她之所以尊敬莫言是因为对文学的尊敬,尊敬他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对文学的品格,而莫言的作品扎根土地,深刻有力。但她不喜欢莫言作品描写中所带有的那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样是描写中国妇女肮脏的文字,萧红的描述就不会给她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但他的作品写的的确是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国现实”,因为生活太荒诞了,所以有魔幻的感觉。

  思考
  针对同学们的各种提问,教授都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一一给予了解答,众教授与大学学子对话,共同探讨莫言得奖引发的各种思考,这种形式对中国文学教育是一种启示。
  记者在讲座结束后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请他们谈谈此次讲座或者说是对话的收获。“听完讲座,使我对诺贝尔文学奖和莫言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想我能更理性更冷静地看待莫言得奖这件事了。”一位同学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有同学就各教授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最喜欢孙苏老师的观点,我看过莫言的《檀香刑》,那五百刀凌迟的画面实在太刺激人了。”
  尽管获得诺奖后,莫言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了,但现场阅读过莫言作品的同学却寥寥可数,而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却更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似乎更应该成为中国文学教育该思考的问题。(文/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 王秀秀 审稿/姜路军)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