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新闻采访和写作——先锋通讯社第二次记者培训大会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11-22      

  “要成为一个好记者每天要看2万字的新闻,写2千字的新闻稿。”11月22日晚六点半,主讲人钱江晚报下沙部记者林晓莹在讲座的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使同学们感受到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新闻素养,先锋通讯社在今天晚上开展了第二次记者培训大会,主题是“新闻采访和写作”。
  林晓莹老师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采写准备,如何进行采访,写作和采访经验分享。前三个部分其实就是新闻创作全过程的分解。林晓莹老师对这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当中穿插她的亲身经历和她总结出来的小技巧,使讲座生动而且易于理解。
采写准备
  在完成一篇新闻稿的创作的开始,先要进行采访准备。在采访准备的工具中,最重要的就是笔和采访本,录音笔、相机、记者证、名片也是辅助采访的必要工具。说完必要工具之后,林晓莹老师对新闻选题的初步评价进行了总结,突发性新闻、话题性新闻和调查性新闻都有不同的注意点。在新闻调查中,有时候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这时候,需要一些窍门来保护自己和自己采访到的信息。比如为了保全照片,可以多备几张相机的记忆卡,这样即使失去一张记忆卡也没有关系。
  在学生提问环节,一位同学提到了关于采写准备的问题,林晓莹老师再次强调,采访准备一定要充分,不能犯一些低级错误。为了让同学们映象深刻,林晓莹老师说了自己的一个经历,在采访一个寺庙的管理人员时,她问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导致管理人员埋怨她没有做好准备,采访当然也没能顺利进行。
如何进行采访
  在接到了一个新闻题材之后,记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效地接触消息源,可以从各种渠道尽可能了解更多情况。要进入采访,记者一定要到达现场,寻找到好的采访对象。所谓好的采访对象,也就是站在金字塔结构顶尖的人,他可能是当事人,也有可能是目击者等等。在与采访对象交谈的时候,一定要融入现场的整体氛围,以聊天者的身份进入采访可能更易让受访者接受,并且要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要尊重每一个采访对象。另外要突破采访中出现的障碍,也可以求助或许能够帮助你的人,比如当现场真的采不到丝毫信息,那么就可以找到公安局进行了解。
  林晓莹老师说同城媒体对新闻线索的获知途径大同小异,这时,谁能掌握核心信息源,谁就抢占了信息的制高点。这时,老师提到了一位杭州新闻的爆料大王——周安荣,她借周安荣告诉同学们,要抢占信息的制高点,必须要学会发现事物的不同,而事物的差距、不同,就是新闻。另外要寻求与别人不同的东西,这样才能写出新东西。
写作
  关于写作,林晓莹老师对同学们的建议是考虑好通篇布局,再落笔。对于不同题材的新闻,要选择最合适的语言风格。“写严肃的话题可以用谨慎的口吻描述细节,而写春游一类的题材,可以用轻松、柔和的语言。”老师这样说。在稿件完成后,老师强调要自己再读一遍,这样就能发现错别字。而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读三遍,可见她对于新闻有着严谨、用心的态度,这是记者们需要学习的。
采访经验分享
  在最后一个部分,林晓莹老师分享了她的一些采访经验。她运用“杭师大的羊群”这样一则新闻,为同学们详细解说了如何借助一个由头将“旧闻”写成“新闻”。另外在回答同学们提问的过程中,她也告诉同学们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感。即使现场惨不忍睹,但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记者的身份,保持冷静,做好真相的讲述者。
  “不要当一个单纯的记录者,要手、眼、心一起运用。”这是林晓莹老师的经验之谈。她还告诉大家:“要有一颗勤奋的心和会观察的眼睛”。(先锋通讯社杭州 记者/周舒婷 责任编辑/张晓拂)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