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博士讲堂第五讲在桐乡校区行政楼报告厅开讲,虽然时值周五傍晚,报告厅内还是座无虚席。本次博士讲堂请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电影学博士薛峰。薛峰博士曾在《电影艺术》、《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华语电影史,影视文学理论与批评。本次讲堂,薛峰从电影的意义功能和接受效果讨论什么是好电影,并提出当代电影的概念及一套理论来展开对当代中国电影史的介绍和电影评论让在座心怀电影梦的浙传学子受益匪浅。
通俗、社会、探索——三种电影 不同精彩
薛峰博士认为电影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以娱乐宣泄为主的通俗电影;承担教化使命的社会电影;融合电影技术,叩审人生哲思,揭示社会问题的探索电影。以三种电影来展开对当代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批评方法论的思考。1947到文革时期,中国社会正处在大变革大动荡时期,这时候由于种种政治事件影响,社会电影大多成为了政治电影,起到维护社会稳定,有经世致用的作用。薛峰博士认为将通俗的元素嵌入了社会电影中是那时的电影至今成为人们追捧的红色经典的原因。文革后的电影基本上是控诉文革的泪痕电影,重塑革命传统的新生电影,实际上是打着社会电影旗号的通俗电影。而1980年以后才是通俗电影井喷的开始,这有一部分归功于港台导演的北上,经典名著的改编等诸多因素也导致探索电影在1984年以后井喷,造成80年代后三种电影鼎足而立的局面。针对90年代后美国大片等大量外国影片流入国内。薛峰博士认为,电影分化是暂时的,互渗是常态。
批评标准的错位是批评中国电影的误区
针对现在知识分子普遍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失望。薛峰博士指出,观众对电影“思想性”期待的错位,由来已久。薛峰博士以第五代导演的旗手张艺谋与陈凯歌为例子,认为,从最初的《红高粱》到最近的《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从来也没有参与80年代中后期以“第五代”为主体的“探索电影”的小高潮中。而人们往往习惯于探索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张艺谋的作品,这未免有些苛刻。我们不能因为批评标准的错位遮盖它在通俗电影中的优秀性。与《红高粱》有着相似主题的《黄土地》是陈凯歌对专制婚姻的批判,是一部探索电影。而现在的陈凯歌,正在从探索电影到通俗的电影的转变。薛峰博士强调,评价电影,电影本身不存在风格优劣的标准,三种电影的批评方法,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谁也没有取代谁的能力仰视或贬斥谁的权利。在当代中国电影多元并存,分化渗透的格局中,单一得区分优劣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当代电影的出路
当薛峰博士被问及中国电影为什么很少借鉴西方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电影理论模式时,薛峰博士认为,西方的电影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电影,一切都应该以实际出发,不一定硬性得把某些理论应用在电影的创作与评论中,理论只是开启思维的工具,拓展想象力的空间,一味标榜某种理论是不可取的。而谈到中国以后探索电影的出路在哪里时,薛峰博士对此表示乐观。探索电影不会就此消失,相反,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发展契机,探索电影创作这个重任必将落到更加年轻的新一代导演身上。而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必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王小帅、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也必须做出电影创作风格上的转型,完成从探索电影到通俗电影的转型,让路给后来者,促进新一代导演的成长。
( 先锋通讯社桐乡 记者/严佳坚 责编/姜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