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年互联网工作经验,在伦敦工作了7年的金融时报编辑张劼,今天在我校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讲座,讲述了他眼中的金融时报。而从金融时报那标志性的粉色版面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金融时报的本身,更是关于报纸行业的未来。
报纸的宗旨
“Without fear and without favour”这是金融时报的一句口号,也可以说是它的宗旨。翻译成中文是“没有恐惧,没有偏爱”。“‘没有恐惧’表示记者不应该害怕说真话。‘没有偏爱’说明记者要保持中立态度。”张劼这样解释。这不仅仅是金融时报的宗旨,事实上也是所有的新闻行业应该奉行的准则。公信力是一份报纸得以生存的基础,不敢报道或者太过主观的报纸是难以取得民众的信任的。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时报以前的宗旨并不是这句话,而是“没有金融时报,没有话语权”,后来才改变为现在的宗旨。这样的一个改变,也可以看出金融时报对一份报纸该有的原则的重视。
报纸的立场
虽然新闻讲究中立,不应该带有记者主观的情感。但每份报纸都会有自己的立场,而立场更多表现在社评中。金融时报的立场是,支持市场经济,支持全球化,支持欧盟组织。“西方报纸的立场明显体现在对不同候选人的支持上”为了让我们更加能够理解,张劼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1997年英国大选中,金融时报支持的是工党;2008年美国大选中,金融时报支持的是民主党等等。对某一个候选人的支持实际上就体现了金融时报的立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金融时报支持的候选人都基本当选,可见金融时报在选民当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不仅仅是金融时报,任何一家大型的报纸在导向上都会给民众带来影响。所以报纸要有一个自己的立场,就好比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原则,这样才会有公信力。
报纸的未来
在数字化的时代里,报纸行业本身开始集体走下坡路,怎样才能跟上潮流,让报纸行业得以继续生存,是每份报纸都需要面对的一个考题。2007年金融时报推出了这样一张图片——将世界上标志性的金融大楼集合在了一张图上,其中还有上海的东方明珠。这样一张图片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全球化的概念。而如今的报纸需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将目光集中在国际上。“图片上东方明珠的存在,事实上也表示了金融时报预测到中国崛起。”张劼说,“这也说明金融时报不仅仅是关注英国,也关注了全世界。”正是因为金融时报的远见和国际性,让这样一份报纸拥有了40多万的读者。
报纸未来的发展除开依靠国际性之外,报道的深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新型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快速获取信息已不是什么难事,并且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比从报纸上获取信息要迅速得多。张劼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说:“现在金融时报以长篇报道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度新闻。由于现在报纸无法像其他媒体那样迅速报道新闻,所有报纸需要有它的附加价值。”
张劼还坦言:“现在像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等这样严肃的大报纸活得很艰难。”新型媒体的出现,让纸质报纸大受打击,为了盈利,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很多报纸都推出了电子版。“现在收费网站似乎开始成为一种趋势,最近一个调查也显示,在金融时报成立125周年以来,第一次电子用户超过了纸质用户。”现在中国很多报纸虽然也创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收费网站还不多见。以后收费网站在中国的报纸行业是不是也会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呢?这值得我们关注。
有着125年历史的金融时报,在至今仍然拥有广大的读者,它的坚持、用心以及发展的策略,都值得我们细心研究,虚心学习。(先锋通讯社杭州 记者/周舒婷 责编/张晓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