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11      

你若咬定人只活一次,便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题记

玛丽瑞瑙特曾在《波斯少年》中写道:“一个人每时每刻必须要像他会永生却又随时随地会死一样活。”一开始这句话让人难以理解,但当读到维克多·E·弗兰克尔先生所著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时,这句话似乎就得到了印证。

作为犹太人,弗兰克尔在二战期间被抓入集中营,成为了长期囚徒。同时他的亲人也不能幸免于难,最后只留下妹妹活着。在这样物质精神双重的压迫与打击下,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继续活下去而不是选择用终结生命来脱离痛苦,甚至坚持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个感受过世界上最深刻的恶意的人,面对过用眼泪也冲刷不干净的悲痛,那些难忘的经历让人即使想哭也哭不出来,却能用最温柔的一面来对待世界,成为一个真正坚强的人,越想哭的时候笑得越大声,怀揣过去笑着前行。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弗兰克尔不仅谈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看法,也发表了他所研究出的几种疗法——他创立的“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辽学派。当他面对巨大的苦难时,对于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和能者多劳们生存的社会所应担负职责而进行的思考,也在这个时代延续鼓舞着人们。神奇的是,在他无比痛苦的经历中,我们却能找到救赎自己的方法。在那样的折磨之下,他非但没有就此丧失自我,反而成为了一名精神病学教授,为后来者指明未来的方向。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总是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忘记自己其实已经与大多数人过的一样好,或许还要好的多。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方向甚至答案,在经历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以此为鉴,拒绝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弗兰克尔一样,在被劈头盖脸的毒打一顿后还是能清醒的往前方走去。他坚定自己可以“永生”,用笔头书写下过去、警醒未来;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下,他又不得不战战兢兢,如临于谷,害怕随时无意义的死去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这需要的不仅是毅力,还有一份乐观。《涉外大酒店》中曾有一句话:“凡事到了最后必将皆大欢喜,如果没有,那就是还没到。”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弗兰克尔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甚至成为了一束光,照亮了其他人生命中的黑暗。可以说,作为一个前辈,弗兰克尔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意义,让我们在看见他的过去之后,反思自我,是否在遇到困难之后就选择悲观放弃,还是应该继续往前?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终要跨入社会,在某个职位上发光发热,而我们所追求的无非是可以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微光增辉日月,献身自己所热爱的,聚沙成塔,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也都是弗兰克尔在书中想要告诉我们的。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