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荒诞的精神救赎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读后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2-10      

这是一本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小说。在漫长又短暂的一天里,在枯燥又刺激的同一座城市中,作者乔伊斯的笔触下,我领略了殖民统治时期,一个不甘世故的人对爱尔兰民族精神的崇敬与歌颂,对爱尔兰人极端种族主义的漠视和反抗。这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以其夸张,无序,讽刺又浪漫的表现手法,直入我心。

起初读这本小说,我的内心是很崩溃的。因为它所描述的情节可以用“支离破碎”四个字来形容,甚至完全颠覆了我对于传统小说的认知。于是我开始借助各种资料帮助我理解这本书,首先这本小说的名字和章节的名字就很有趣。它是来源于《荷马史诗》中《奥德赛》的对应,但小说中的主人公布卢姆却又和奥德修斯截然不同,给人一种深沉的反思感和严肃感。也许是这本小说独特的亮点。

书中的三个主人公,布卢姆,一位寻找儿子的“卑微”犹太人。布卢姆太太摩莉,一位放荡不羁追求快乐的女人。斯蒂芬,一位寻找精神上父亲的消沉教师。三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都是当时欧洲社会不同人的缩影。首先我先谈谈布卢姆先生。它可以称作是一位“反英雄”,与奥德修斯截然相反,他即可爱又可恨。他关心身边的一切,妻子,孩子,甚至流浪动物,陌生人,他是个烂好人,好到甚至明知道自己的太太有情夫,还刻意装作不知情并特意找机会出去给太太留私人空间。他的表现,可以说是他自卑性格的体现,而他的自卑,在我看来与当时的社会和他的种族出身有很大的关联。

因为当时欧洲的精神瘫痪,爱尔兰人对于犹太民族的极端思想,使得像布卢姆先生这样的犹太人深深的清醒自己的设为地位,所以他谨言慎行,卑躬屈膝,他必须要忍受来自各界的嘲笑和歧视,他无奈,却也只能苟活。我认为也是乔伊斯在小说中最想表达的民族问题,讽刺了当时社会,爱尔兰民族狭隘的思想,是一种令人沉思的人物体现。

布卢姆太太摩莉,文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我认为也是作者乔伊斯的缩影。尤其是文章最后摩莉的独白,采用了无标点的形式,也代表了她性格当中反常的一面。她不关心世俗,漠视道德和生死,她致力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她是快乐的代名词,在那样一个充满殖民压迫,种族歧视和黑暗社会环境下,她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抗,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希望。我敬佩她,欣赏她,她荒诞的行为赋予了整个死气沉沉环境一丝生机,为自己而活,致力快乐的人,我认为也是勇敢的化身。

斯蒂芬,一直追求一位精神上的父亲。他给我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因为他自身的性格具有两面性,意志消沉却不甘世俗。也是的青年,在殖民统治的黑暗社会中,与道德作斗争却又无果的产物。他与布卢姆先生一见如故,互为精神上的寄托,因为他们都是社会压迫下无奈的志同道合者,两人相依为命,在精神上得到一丝解放和救赎。

在精神上找到救赎和解放,是小说主人公的情感宣泄,也是当时社会人民的心声,作者乔伊斯将这种无声的反抗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本看似荒诞的小说,将当时社会,一个被殖民统治笼罩,又有严重民族极端主义的瘫痪社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怪诞的手法,使我们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了一种别样却深刻的理解。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